圖片發自簡書App
R:我們不是天生就會產生共情的語言,因為它不屬于母語的一部分,我們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經歷,為了能流利的說出這種接納他的新語言,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操練。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大技巧:
1.全神貫注的傾聽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愿望。
I:其實所有的溝通具有通性,無論是面對孩子還是成人。共情的語言是一種愛的能力。它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傾聽力。文中提出了面對情緒,糟糕的七種回應方式。其實是在于沒有換位思考,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情緒。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理性的去分析。這樣堵住了對方情緒宣泄的缺口。反而會使表達者的情緒得不到宣泄,而且有可能遷怒于傾聽者。
所以說順情緒就是要有共同的語言,站在對方的角度,用感性的思維去理解。而不必要去做理性的分析。
面對別人負面情緒的表達,我們要做的事:
一:全神貫注
二:簡要回應
三:總結對方的意思
四:借助幻想
A1:有一次前女友在她們公司同事群里面被一位同事公開指責。前女友很生氣,然后就告訴我。向我抱怨了很多事關于那位同事。我當時勸她不要與小人一般見識,不值得生氣。而且勸她如果不開心就換工作。現在想想是根本沒有順應她的情緒,得到她的所要表達的那個點。也許當初她只是為了得到一個負面情緒發泄的缺口。
A2:以后如果有人向我抱怨。我應該主動的去傾聽。同時抱有一顆平常心,不被她的負面情緒所帶動。在今天的過程中用簡要的回答比如:嗯,哦,這樣啊。表示你在認真聽,不要隨意打斷。然后當她的負面情緒發泄完畢,我在復述總結她的意思,表達關心和在意,我充分理解她的遭遇。最后借助想象安慰她“當時如果有人幫你說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