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喜歡玩你猜我猜的游戲,都覺得對方是懂你意思的,殊不知別人根本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冀魯春秋》里有句諺語叫做:“燈不撥不亮,話不說不明”意思就是有些話一定要把它說出來,話不說清楚聽話的人就不明白。就好比這油燈必須撥動燈芯才能亮是一個道理。
我們常常面臨這樣的問題:
老板沒幫我加薪、因為他知道我不好意思提。
我覺得伴侶應該換一份更累薪水更高的工作??蓪嵲陂_不了這個口。
明友常常占我小便宜、但我不知道要怎么說才能不傷感情。
《沉默契約》一書從沉默契約的原生家庭源頭講起,逐一破解了我們與愛人、父母、子女、朋友、同事、老板間的沉默契約,將我們身邊每天發生的故事分析拆解開來,并提供了實用好掌握的解決方案。
最后它通過“沉默契約工具包”,分步驟、手把手地教我們做好溝通的每一步,打開彼此的心結。比起轉彎抹角、暗中許愿,學會主導這些對話,才能維護好高質量的成熟關系!
本書的三位作者:
琳達· D .安德森 Linda D . Anderson 臨床心理學家、治療師,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索尼亞. R .班克斯 Sonia R . Banks 臨床心理學家和行為健康策略師。執業超過25年。米歇爾· L ,歐文 Michele L . Owens
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治療師,執業超過30年。一向熱衷女性、伴倡和家庭的關系發展議題,并致力于改善青少年及年輕人的心理健康。
3位心理學專家凝80年的經驗之談直擊痛點,瓦解人際關系中的無聲陷進。
一、什么是沉默契約
沉默契約就是人際關系中未曾言明的“潛規則”,它源自你未說出口但又認為他人應該明了、應予以尊重的一些設想、期望和觀念。
這些問題看似不大,但因為愛面子、怕沖突、不想傷感情,你從未挑明,卻沒想過每次寄希望于對方心領神會都只是在增加隱患,陷關系于分崩離析的境地!
我也常常經歷過這樣的事,都以為對方知曉,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一切都是自己認為的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互相失望,關系急轉直下。因為你根據對方是否遵循這份錯位的沉默契約來評估你們之間的關系,并對此作出的回應。才會把自己的人際關系弄得一團糟!
例如,你選了一套公寓和兩位好朋友一起合租,三個房間,你挑選了其中最大的一間,不但有陽臺,還有衛生間。你的兩位朋友都認為你應該多付一點租金,但是你不同意發生了爭吵,導致你們的友誼差點破裂。
其實你心里也明白朋友提出的話是合理的,但是你的心里就是感到不公平,因為你自己在心里給自己簽下了沉默契約(沒人能占我便宜)這會導致你和他人的和諧相處。
我們從嬰幼兒開始,個人的早期經歷會隨個體成長而不斷得到強化。對很多人而言,父母是我們的認知世界的窗口,父母的認知言行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互動方式。
如果你的父母從你幼年開始就用充滿愛意的方式回應你,不斷的肯定你,接受你,你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會打心底肯定自己。
反之如果從小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接納,你會一直苛求自己、否定自己,不停地自我疏離,逐漸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
一些心理學家指出:若在建立自我認知的過程中并沒有得到早期階段照料者的肯定回應,你就會發展出“假我”以期獲得更多的肯定。
沉默契約會在不同的階段對你的生活做出不同的反應,它的意義取決于你所處的人生階段,
有些沉默契約對你來說可能意義重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二、沉默契約是如何開始,我們又如何識別
沉默契約到底是何時開始的又是如何發酵的呢?它們為何一而再地出現,貫穿你的一生?
在你小的時候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當有鄰居來串門的時候,你媽媽明明在開門前跟抱怨“怎么這個時候來串門,真是討厭,今天我忙死了”但是依然笑盈盈的開門將鄰居迎進門。
這時你跑上前去認真的對你鄰居說:“你該回家,我媽媽剛剛說今天她很忙,沒時間聊天”
媽媽聽后一臉尷尬,大聲呵斥你并忙不迭向鄰居道歉,并說是你在跟她鬧變扭,并批評你不懂禮貌,罰你到角落面壁思過。
你感到很迷茫,明明你說了真話怎么媽媽還要罵你罰你。這一童年經歷對你影響深遠,如果這樣的經歷之后再沒有發生,那么隨著時間會逐漸淡忘此事。
但是如果這樣的事情反復發生,那么你在童年和青少年時間就會隨時被媽媽的這些委屈、抱怨填滿。
因為你的媽媽就是面對那些讓她產生負面情緒的人,她總是默默吞下心中的委屈和不快,滿足對方的要求。哪怕她已精疲力盡,但是都不會告訴對方,總覺得這樣不禮貌。
而你會從她的行為中解讀為面對熟人、親戚、朋友、密友時誠實通常是下下策。從而影響到你的認知,對人際關系的誤讀,長期以往就會構成你和自己以及他人的沉默契約。
沉默契約的基本特征:
1、恐懼
有些沉默契約是我們內心的恐懼引發的,因為我們害怕坦白內心會讓他人認清真實的我們。
2、轉移注意力
當不想面對問題出現時,你可能會想方設法地不讓他人,甚至是你自己發現這件事。
3、多層次性
沉默契約通常和多重信念、多種感受和多個期望相關。
4、多變性
沉默契約并非一成不變。隨著關系進入下一個階段,沉默契約也會隨之變化。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了解了沉默契約發生的根源以及如何識別沉默契約,從而做出改變。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三、面對沉默契約如何進行改變
不說明,別人怎么會懂?越不好說,越要直說,改變關系并不需要改造對方,你只需要學會識別沉默契約加在你身上的條件和限制即可。
兩性關系、金錢背后、承諾背后、家族中、職場中、健康方面等契約何去何從,你可以通過四大階段(或可說四大要素)識別解決沉默契約的錯位。
第一階段:重視共情、信任和尊重的基本價值;
第二階段:善用個人經歷和洞察力;
第三階段:重構和新建一個有效契約;
第四階段:拿出勇氣和信念。
以上的四個要素,能幫助你糾正沉默契約的錯位關系,相信直面沉默契約將會加深你們彼此雙方的關系,坦誠溝通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捷克作家、文藝評論家伏契克在《絞刑架下的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從門到窗子是七步,從窗子到門是七步”是的,僅僅只是七步,為什么我們不勇敢的走過去,推開窗子,或者打開房間的門,去尋找你的自由。
當你錯誤的沉默契約得到正確的引導,那么新的健康的沉默契約將會如兩條火車軌道般帶著你奔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