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

紀三兒撐著一張破舊的竹筏,緩緩駛過湖中的明月。

循著記憶紀三在離岸不遠處找到那座雜草凌亂的墳冢,唯有那在荒草中露出一角精雕細琢的墓碑仿佛在告訴看到的人這墓主生前的不一般,扒開雜草,上書”白衣卿相蘇七子“。

三兒耐心地除盡墳墓周圍的雜草,取出包裹內(nèi)的香蠟紙錢,當然,還有那位蘇子當年見他時特地提到來自紅燭坊上坊空青樓的仙家酒釀紅燭釀。

三兒舉香一拜,萬萬里之外的山崖之上一道巨雷毫無征兆地力劈而下,活逾千載的迎客松當即化作焦粉,只剩根莖處一片黢黑,時不時一條條有如銀蛇的細小閃電在其上迸發(fā),斗笠男子身上價值連城的貼身軟甲都被化作了灰燼,已然被劈得渾身焦黑,深陷山石之中,宛若被一拳打得嵌入了山體,男子顫巍巍將同樣還銀蛇亂竄的右手從山石中拔出,豎起一道中指“你…大爺…的!”

三兒插上香后,按當年蘇子的的意思,將紅燭釀悉數(shù)傾倒于墓碑之上。倒完最后一滴酒后,墓碑從中央開出一條縫,兩瓣墓碑宛若兩扇門一般緩緩向兩旁打開,一道通往墓中的通道就此展現(xiàn)在三兒面前。一股風與站在墓前的三兒撞個滿懷,本該是一陣陰風,卻如春風般溫暖,只是下一瞬,三兒的心臟便突然開始絞痛起來,這一次的絞痛,讓本來一直都能強忍著的三兒疼得直接捂住心窩佝僂倒地,全身顫抖,仿佛一身都要蜷縮到心窩里。

暗處的李凌見狀不妙,正準備沖上前去,一道鋒利劍鋒不知何時已經(jīng)橫亙在他的脖子上,耳畔傳來一個調(diào)皮中帶點嬌媚的聲音:“別動哦,這把劍可是很鋒利的,李大人還是很敏銳呀,換做同等境界的其他人,剛剛一個沒止住,就已經(jīng)把自己的性命結(jié)果了。”

李凌背脊發(fā)涼,能夠在他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幾乎是轉(zhuǎn)瞬出現(xiàn)在他身旁,毫無疑問,對方至少已經(jīng)是金丹大圓滿的境界,思緒急轉(zhuǎn)的同時,李凌一動不動,用眼角的余光瞥到劍身上反射出的一張妖媚臉龐,“鉤。。。”

話音未落,李凌的人頭已經(jīng)離開了脖頸。

“都說了讓你別動啦,真是討厭。忍冬姐姐,你可要給我作證哦,是他自己非要動的,不能怪我。”
沒等一旁的白衣女子回復,一個蒼老的聲音率先響起
“你這個小娘皮還真是殺人不眨眼,善緣結(jié)少了有傷天和啊。”

“喲,我當是誰,原來是封老前輩呀,難怪最近這娟湖的魚兒常常都有淹死的,原來是被你搞得閉不上嘴了,這樣,咱娘倆打個商量,你去那法藏寺剃個頭然后為我誦經(jīng)一甲子積福緣,姐姐我可以陪你在這湖水中操練操練,讓你那根軟蟲感受感受什么叫做人間沼澤,就莫要折騰魚兒些了,畢竟,有傷天和。”

“哼,小娘皮就喜歡逞些口舌之利。”

“好了,鉤吻,別忘了正事。”一旁的白衣女子出聲提醒到。忍冬轉(zhuǎn)過頭:“方圓八百里娟湖我和鉤吻已經(jīng)探查完了,封前輩,是時候去往湖心了。讓樓主等久可不是什么好事。”

“這小娃看起來已經(jīng)沒法行動了,就不把他送進去?”封姓老者瞥了一眼蘇子墓前蜷縮著顫抖的紀三兒。

“我們家三兒就不勞您操心了,蘇先生都說了,各有福緣,能不能接住是他的事,在他接住之前我們都不要去沾染因果。”鉤吻搶過話頭,一閃即逝。

忍冬看了一眼三兒,輕嘆一口氣,也轉(zhuǎn)瞬沒了蹤影。

湖心,一幢三丈高的樓船聳立,樓船甲板上,一位豐腴女子,側(cè)臥于美人榻上,面若夾桃又似瑞雪初晴,目如明珠又似春水蕩漾,身著赤金龍紋描邊絳紫褙子,云紋杏紅抹胸,酥胸微露,云鬟半亸,體態(tài)婀娜。紅燭坊最神秘的樓閣便以她的名字命名,而她最被外界所熟知的莫過于蘇子當年對她的批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封客卿,此湖大陣有勞你耗費了三年時光打造,空青樓必有重謝。”

“不敢不敢,承蒙樓主看得上小老兒這點微末道行。”

空青抬眼看了一眼月色,隨即手中幻化出一塊羅盤,拋向封平,“開始吧。”

———

已經(jīng)近乎要麻木暈厥的紀三兒強提一口氣,循著被汗水淹沒而導致模糊的視線往前艱難爬去,每多靠近一絲,疼痛便加劇一分,紀三感覺自己都快要咬碎了自己的牙齒,鮮血滴滴從口鼻中漫出,反而越靠近越疼痛讓紀三兒感覺到希望更大。

同時三兒也害怕自己會支撐不住,循著自己平常呼吸吐納的法門,大叫一聲,用盡全身力氣顫巍巍站起往前一撞,借助自己倒下的慣性,跌入入口,墜落到墓穴底部。墓穴底部尤其寬闊,完全不是一座墓穴大小可以涵蓋,更像是另外一處空間。四周與混沌交融昏暗朦朧,分布著零零散散的高大石柱支撐著這方空間,空間上方是一個圓形穹頂,鐫刻著周天日月星辰,一圈神龕圍繞著一處石臺漸次亮起,石臺之上有一把長劍插入其中。

紀三的身體一陣抽搐,手足之上隱隱有鱗片浮現(xiàn),伴隨一陣咔咔如瓷器碎裂的聲音,紀三兒竟成了一副蛇身人首的模樣,原本的6尺身高,不算那長長的蛇尾,站立之后都有足足有8尺高度,一雙滲人豎瞳,一對幼角,面部以及正面通體與蛇腹一致蒼白并帶著冰裂紋,手掌則變得似龍爪一般。這個“紀三”握了握雙拳,擰了擰脖子,似在適應這個身體,隨即便“滑”向石臺。

“紀三”用一股輕蔑的神態(tài)端詳了長劍片刻,劍長4尺,劍刃銀白,細看之下有鑄鐵紋理,劍身中央則為玄色,其中又有赤色龍紋隱約可見,仿若活物,劍首似盤起的龍尾,劍莖似動物脊骨,劍格處則像是鑄造了某種犄角獠牙異獸的頭顱,那詭譎的劍身宛如其從口中所吐的長舌。就是這把劍散發(fā)出的壓勝氣息讓這個“紀三”感受到一股本能的恐懼,讓它不得不將紀三的精血強制吞噬,提前占據(jù)紀三的身體而呈現(xiàn)出這具形態(tài),以此來抵抗這把長劍的氣息。

讓它沒想到的是,當它的視線略到那犄角獠牙的劍格時,一道血光驀然在眼前閃過一下子便陷入到一片炎域之內(nèi),一頭巨獸如頂天立地一般,頭顱與劍格別無二致,如公牛角一般的雙生犄角,狹長尖利似狐貍耳的耳朵,頭似虎卻有劍齒獠牙,頸部赤紅色的鬃毛如烈烈燃燒的火焰一般,渾身布滿鯉魚般的鱗片,兩只前爪似鷹爪,兩只后足又似虎足,尾部則又與龍尾一模一樣,渾身纏繞著水桶粗的鐵鏈,每一個鏈環(huán)上都有斗大的符文。

“紀三”的肉身如同瓷器一般開始龜裂,那原本滲人的豎瞳,已然放大到占據(jù)了整個眼珠,一股本能的恐懼,活生生將自己嚇得形神碎裂,可憐的是,它甚至不知道這個令它恐懼的巨獸究竟是什么。紀三的意識也逐漸恢復清明,除了與“紀三”見到同樣的場景之外,他還看到“紀三”的頭顱上有一條細微的金線,一直往外延伸至蒼穹,紀三嘗試著窮極目力,就像將金線另一頭的存在硬生生拉扯了過來,是一位正在打坐的中年面容的男子,身披半黑半白的古怪法袍,黑色的一邊一個白色勾玉圖案,白色的一邊一個黑色勾玉圖案,而中年男子的神情竟然也與“紀三”別無二致。

那條細微的金線,在紀三與中年男子對視的瞬間便從男子體內(nèi)被硬生生拔了出來,中年男子也從紀三的視線中徹底消失。

勝神洲一座密室內(nèi),紀三所見到的那黑白勾玉法袍的中年面容男子,一雙豎瞳消散,恢復為了正常模樣,一口黑血吐出,原本神光滿面仙風道骨的男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速衰老,仿佛氣血被吸食一空,皮膚褶皺,皺紋密布,溝壑縱橫,身形佝僂,神氣全無。一盞本命燈也變得明滅不定,分明已經(jīng)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一位同樣裝束的老者突然現(xiàn)身,與中年男子的長相頗為相似,將一支銀針刺入其眉心。本命燈中火焰依然虛弱,但終于不在閃爍。

老者掐指一算,一時竟尋不到任何脈絡,不應該啊,柳三變遮蔽天機的手段絕不可能讓老夫都無法探查!

就在老者打算進一步運功來延緩衰朽男子的生命流逝時,男子抬起手,示意老者不用再有所動作,然后便如回光返照一般強提一氣,嘴中吐出一字,其本命燈隨即熄滅,男子也轉(zhuǎn)瞬灰飛煙滅。

銀針落地,老者慎慎無言,仿佛聽到一聲震動心神的脆響。

古籍有載:“犼,喜食龍腦!”

————

人首蛇身的“紀三”被那根金色細線包裹纏繞,如結(jié)繭一般,最后化作一顆透明的琥珀色圓球,其內(nèi)有一條蟠螭。紀三將圓球握于手中,這么多年來,原來就是這條長蟲在作祟,還有那特殊樣式法袍的人?

紀三捏著圓球,福至心靈,盤坐在地開始吐納,又如抽絲剝繭一般,一道道光華延著紀三的手臂蔓延,直至紀三的身體將圓球吸噬待盡,僅剩那蟠螭的軀殼,十八年來長蟲僅靠其精血便由蛇化虬,由虬化螭,如今這原本就屬于紀三的力量復歸,紀三從未感覺自己的心臟能跳動得如此堅實有力,身體之外依舊光華流轉(zhuǎn),那中年男子的修為凝練狂暴,紀三無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吞食。但是紀三意念微動便能控制這已經(jīng)算得上實體化的修為如龍蛇般游走或形變,紀三看著那蟠螭的軀殼,若有所思,一下子所有光華都鉆入到蟠螭體內(nèi),

原本是死物的蟠螭竟然像是有了生氣,從紀三掌心大小,膨脹到足有三丈,一股威壓轉(zhuǎn)瞬擴散開。距離最近的空青樓船所有修士無不心頭一震,尤其是空青感受最為深刻,這股威壓讓她氣息都為之一凝。空青眉頭一皺,擔憂地望向蘇子墓的方向,以心聲傳遞眾人:“加快開陣!”。

而蟠螭散勢的一瞬,那把長劍突然自行從石臺拔出,一劍刺入蟠螭眉心,蟠螭的身形又急速萎縮,被長劍吸收得一干二凈,然后長劍徑直釘?shù)奖P坐的紀三面前,堪堪插在跨前。紀三下意識動動下體,嗯,還好,還在!紀三盯著眼前的詭異長劍就是一頓破口大罵:“你大爺?shù)模献映圆涣说哪憔徒o老子吃了?!老子辛辛苦苦忍痛18年的利息就這樣拱手送給你了?!還他媽嚇老子,想斷我子孫根?!”一頓宣泄讓紀三消解掉受驚的情緒,這才回過神來,這把劍就是蘇子所說的造化?紀三伸手握住劍莖,腦海中映照出四個字,而后身體一個抽搐,從地上醒來。

環(huán)顧四周,狹窄的墓穴,搖搖欲墜的燈火。“是一場夢?難道是跌下來的時候撞到頭了?”

紀三站起身,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天地靈氣的流轉(zhuǎn)感應非常清晰,身體如同破開了一層薄膜,就好像第一次看清這個世界一般,而最重要的是,那一直存在的錐心之痛蕩然無存,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沉穩(wěn)有力,渾身精力充沛。紀三想起腦海里的那四個大字:“大夏龍淵”,一陣灼痛從胸口傳來,感覺自己的衣服都要被燃燒一般,趕緊扯開衣襟,卻看到自己胸前一把與“夢中”所握之劍一模一樣的刺青。

“原來不是一場夢!”

而墓室中央的棺槨之上有一只竹編魚簍,紀三能清晰感受到那股暖風的氣息便都來自于這只魚簍,而且這只魚簍內(nèi)部如匯聚一片磅礴靈氣,還伴有與那條蟠螭同源的一種氣息。紀三伸手觸碰魚簍,一股靈氣匯入紀三的手臂,轉(zhuǎn)瞬就在紀三的身體中運轉(zhuǎn)一個大周天,體內(nèi)凝結(jié)如冰面的氣海出現(xiàn)輕微的松動,一道道細小的裂痕蔓延向混沌處。十二年前那令他印象深刻的嗓音再度在心湖中響起,魚簍中生出一團霧氣,隨著心湖中的聲音不停變幻出語言所講述的景象。

“東仙,十二年前正是我靈智初開之時,你與我有道緣,因此我贈了你一個名,但同時你身上牽扯的因果過于繁復深重,那時的我還不敢妄加出手。你在幼年時被人在心湖種入龍種,此人用一種極其歹毒的術式以你為爐鼎養(yǎng)龍。這長蟲經(jīng)年累月以你的精血以及氣運為食溫養(yǎng)自身,使你無法聚氣凝神,而此龍又與你的心脈合一,大道息息相關,如若根除,則會一隕俱隕。

有鱗一類,在靈氣充沛,自身資質(zhì)極好并且無天災人禍的情況下,自然成長得以化身為虬、虺歷時需千年,虬、虺五百年可化螭,螭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龍,龍又五千年化角龍,再萬年化應龍。

而蛟化龍后便再無法孕育龍種,傳說中只有真龍能孕育子嗣,這些化螭化蛟的龍族,都統(tǒng)稱為業(yè)龍。龍族又喜好吞食同類,因此血脈珍惜,數(shù)量罕有。

所以如果換一種方式,那么這個于你是劫難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天大福緣,于是我期盼著你可以與龍伴生,多忍受一段時日的苦痛,說不得可以走出一條與蜀皇一般的登天之路。按照我的估算,以你的厚重氣運,十二年后的今天,這條幼龍應該已經(jīng)初俱靈智,接近到化身為螭的階段。

我為你留下的是一只龍王簍以及一部養(yǎng)龍決。前者可幫你在虬化螭的關鍵時刻將此虬掬出心湖,后者可以讓你弱化那人的歹毒術式,讓此龍的境界反哺流轉(zhuǎn)一部分到你的身上來,這樣便能讓你正常修行。等你躋身金丹境我再來尋你。到時候,師兄帶你去見見師傅,徹底為你根除隱患。”

隨著話音消散,霧氣最終凝聚成一個長衫大袖豐神俊朗的高大男子,凝滯片刻又潰散成一個個細若蚊蟲的文字,然后一股腦鉆進紀三兒的眉心。

三兒回想起已經(jīng)被斬殺的蟠螭,不免有些神色古怪,剛剛那不是夢的話,養(yǎng)龍決豈不是成了無用之物?三兒立即盤坐于地,意識進入識海靈臺,靈臺上的文字仿佛活物一般開始依次進行排列,每排列完一章,便又重新組合出新的一章,直至三兒的意識完全覽盡,所有文字便都化作充沛的靈氣散于識海,化作識海的一部分。

而從蘇先生留下的注釋讓三兒得知,養(yǎng)龍決是勝神洲人皇早年所創(chuàng),僅有盛神、實意、心相、分威、散勢五篇,是一種與人族境界起始相同但終局不同的修煉法門。從分威起便開始了人、龍相互反哺的階段。其中又有養(yǎng)龍、馴龍、斬龍三個小章,分別是講述煉神、鍛體、攻伐的手段。古蜀國本是龍族起源之地,萬年前蜀皇以龍族氣運成道,讓其皇族世代受龍族庇護,成就八大洲中最大洲勝神洲的人皇,可謂獨樹一幟。此后龍族的地位便越發(fā)超然,在人族之中從弒殺暴虐的兇獸逐漸流傳為瑞獸,勝神洲的人族以龍為圖騰,經(jīng)過萬年來的天時轉(zhuǎn)換,氣運互通,龍氣與皇氣相生,興衰與共。

紀三的元氣經(jīng)過被幼龍吞噬轉(zhuǎn)化而后又在復歸于自己體內(nèi),反而更加適合進行養(yǎng)龍決的修煉,甚至稱得上是事半功倍。如果是在勝神洲這種受天地大道認可的地方,可以更加如魚得水。

紀三準備鉤動天地靈氣時,驀然發(fā)現(xiàn)四周竟沒有絲毫靈氣波動,想來應該是墓穴的原因。紀三揉了揉自己的臉,深吸一口氣,恨恨記下那個勾玉法袍的身影。準備走出墓穴。
————

月將至中天,封平手中開始快速結(jié)印,念念有詞,一道道靈符以其為中心往娟湖的四面八方飛去,一到湖岸邊界,便仿佛撞進一堵透明的墻,掀起淡淡的漣漪。隨后又以指間逼出一滴精血進入羅盤,一座由赤金符文構(gòu)成的圓弧形牢籠,如覆缽蓋于娟湖之上,封平的氣機隨即一衰。

結(jié)界顯形之后,空青氣勢陡然一變,在湖面化身出一尊高達數(shù)十丈的巨大法相,法相頭戴華冠,紅裳大袖,法袍龍紋流轉(zhuǎn),珠簾下一張冷漠的絕美容顏,眉眼微閉,宛若一尊不怒自威的女帝。

空青睜開眼眸,竟是一對如翡翠般斑斕的眸子與幽黑豎瞳!

紀三兒背后的墓碑緩緩閉合,正好見到湖心處那尊赤金牢籠內(nèi)神祇一般的巍峨法相。

只見那尊神祇騰空向湖面壓下一掌,湖水似紛紛躲避與這手掌接觸,沿著赤金牢籠由下往上“流動”,瞬間便形成一個包裹住那法相的巨大的水球,

而赤金色的符文隨著水球的凝成,向內(nèi)一縮,收入了水球之中。水球開始緩慢旋轉(zhuǎn),逐漸變得一片漆黑,月光好似都將其避開。

紀三慎慎出神,仿佛聽到一聲野獸的哞叫,湖水又緩緩下落,最終全部復歸湖床,湖邊的蘆葦輕輕搖曳,風平浪靜。

“啪!”一聲清脆的聲響打破這夜的寧靜,“我靠!真他媽疼!”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27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8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4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57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82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1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9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714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5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8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8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7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