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侵刪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學習踐行印證傳播圣賢文化,知行合一。
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祭祀行禮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本位上行使祭祀禮節,祭祀時什么時候奏什么音樂都是規定好的。
在侍奉故去的人時如同侍奉活著的人一樣具有謙卑恭敬之心,這是孝的最高標準。雖然他人看不到,我們依然按照良知去做,表達內心的至誠之孝。
“郊社之禮”,祭祀上天;“宗廟之理”,祭祀祖先。如果一個國君對這些禮儀都清晰明了,治理國家就如同看自己手掌上的紋路一樣,非常清晰。這一節再次講到傳統禮節的重要性,延伸至天理,意義深遠。
被尊重是因為我們有高尚的人格,之所以為“貴”,是因為我們做到了。“凡人之所為貴于禽獸者有禮也”,人之所以為人區別于動物就是人懂得禮。
通過這一章節的學習,讓我進一步感受到過年過節家族對上天以及祖先祭祀的意義所在。最初我只是簡單的從看到別人去做就都這么去做,原來其背后有著對祖先和敬天愛物的恭敬之心。想一下身邊事事物物以及對祭祀時的態度,包括采取的行為方式、物品、心態,都需要有所提升。如何改變?從我做起,從時刻依良知而行,不偏不倚踐行印證中庸之道開始。
聆聽老師點評責善,感受到您傳遞出來的定力和智慧,領悟與圣賢智者同頻共振能量滿滿的能量場,獲得一份別開生面的成長。
平心靜氣30分鐘,全身運動60個,誦讀《教條示龍場諸生》《大學》各一遍。
感受穩如泰山的定力,接收靜坐時吸收到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