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傻白甜”繼續向“做有故事的人”提問。
4、【I】環節,拆書家們常犯導致不過的錯誤有哪些?
回答:根據我遇到的情況呀,我總結3點拆書家【I】環節容易犯的錯誤,以供參考:
1)輕易地再次提煉歸納。常常有拆書家使用歸納總結技巧,把6-8個步驟大幅縮減提煉為3-5個步驟;或者4-6步的,歸納合并縮減其中1-2步。這么做不是不可以,但非常有挑戰性哦。在這個過程中,拆書家得深度理解作者行文的含義和用意。或許,這就是一個復雜的步驟,作者已經精煉了又精煉,刪減了又刪減,已經刪無可刪了的精華。拆書家進行歸納,你就得做一番解釋,就得費一番口舌,作為初級拆書家,你就得面對超時,或學習者聽不懂的風險。建議剛踏上晉級之路的你,不要輕易去嘗試。或許,你就是真的覺得原文有較大的整合提煉空間啊。那,要么是你忽略了那些作者認為非常重要而他人常常忽略、作者拼死就是想表達出來的東西,要么是你,或許選了一本假的經典的書。
2)觀眾不知道你為何分享。你的分享,絕非只是為了晉級。現場的觀眾不僅僅是拿來做試驗考驗你是否掌握了拆書家1-1技能點的“小白鼠”,他們也應該有收獲的機會才對。從所選片段里學到了什么,你必須說出來。片段涉及的知識,一定是給你帶來了什么不一樣的東西,影響了你,觸動了你,改變了你,帶給你了什么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東西,由此,作為拆書家的你,才樂于將成長和收獲分享給大家。
3)輕易地做應用場景大遷移。雖說引導學習者進行知識應用場景大遷移,是拆書家核心技能之一,但在1-1,要慎用。除非,拆書家有良好的語言和引導技巧。一旦學習者對跳躍的新場景感到疑惑,內心就會就開始質疑,拆書家之后的講解和分享,學習者就會充耳不聞、思維也就跟不上趟了。
切記,審核員最常用的一招“反手劍”,“你的嚎(HOW)在哪里?”
5、【A1】要求激活學習者經驗。哪些經驗比較適合呢?
回答:我們先來看看P10觀察家表里技能考核點的描述:“A1便簽中給得到了至少一個自己的具體經歷,可以是佐證知識點有用的正面實例,也可以是自己之前沒能做到所以效果不好的反面例子。”我總結,即是要講述那些自己親身經歷的,痛苦、不愉快、不爽、愧疚、后悔、失敗、不成功、好雖好但仍有遺憾可優化的例子。當然,也可以是聽到、看到發生在自己周圍人、公眾人物、歷史人物身上的例子。而且建議是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越生動、越有情感越好,同時,要關聯并緊扣【I】環節里面的How所涉及的知識點或者技能點。切記,切記,防止中招“反手劍”,“在A1環節,跟你的嚎有關聯嗎?”
【A1】,為什么盡量是帶負面情感的案例呢?最近聽萬維鋼得到日課,有一收獲,與大家分享:說是根據大量國外醫生做手術統計。結果顯示:自己的失敗案例只會增加自己再次失敗的可能,自己成功的案例會增加持續成功的幾率。但別的醫生會從我們失敗的案例吸取教訓,會增加他的成功幾率。同樣,當事醫生多聽取別的醫生失敗的案例,手術也越會成功。看來,失敗乃成功之母,更多是指自己的失敗乃別人成功的墊腳石,別人失敗的案例,會增加我們作為學習者(聽眾)的成功機會。組織學習,現場學習,大家多分享失敗的案例、故事,其他學習者就有許多可借鑒、防止失敗的Idea了。這一個案例,也狠狠地解釋了為什么給我們教訓最深的事件,常常是讓自己損失慘重的事。我們傳統教育里的成語故事,如前車之鑒、痛定思痛、東山再起、轉敗為勝、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說的都是從自己或者他人失敗事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6、對【A2】表述有什么要特別注意的嗎?
回答:手冊上是這么寫的:“A2便簽規劃了對知識的具體運用,聽起來夠清晰,能執行。”
提醒拆書家注意,【A2】內容一定是要與【I】里的How有關聯的,必須“動用”到【I】環節表述的How的關鍵步驟,可以不必全部覆蓋和采納使用。切記,千萬保佑你不要聽見那句“你應用的嚎在哪里”哦!
本次晉級,A2是拆書家給到自己的,今后晉級,A2是給到學習者的。簡單地說,A2應該包含是可觀測、可測量的行為或者動作。A2,是對片段R的學以致用,得是學習者最終落實在行動上的東西,是從知到行,既是學習目標所在,更是我們拆書法的價值所在。
如何設立學習目標,這里有個設立目標的SMART原則,下一次我會分享,會講到、用到。
未完待續。預知后面幾問,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