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小游戲:文中設置了一個小bug,歡迎大家尋找,第一個找到的人,有神秘獎勵哦!
關于自信的那些事兒
“你知道人的分類標準有什么嗎?”如果某天在大街上,突然一個話筒遞到你面前,問你這個問題,你會怎么回答?
“男人和女人”——心塞啊,雖然是正確答案,可這是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啊,太OUT了,有沒有點創意???重新來過!
“精致勤快的人和得過且過的人”——創意一(6啊,發朵鮮花)
“面對社會的人和宅在家里的人”——創意二(66啊,再發朵鮮花)
“落落大方的人和膽小害羞的人”——創意三(666啊,發一束鮮花)
……
有沒有發現,其實這些分類標準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標準——有自信的人和沒有自信的人!
那么,第二個問題:“你愿意做哪種人呢?”
緊接著,第三問題:“你知道怎么成為有自信的人呢?”
重大福利!
9月23日,拆書幫給所有有夢想的人,帶來一個巨大的福利:資深的老師,經典的工具書,經過千錘百煉驗證的操作方法,手把手的教你,一步一步的建立自信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就是:9.23線下拆書課|拆出你的自信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課程背景資料介紹:
老師:李梁(資深三級拆書家、小眼睛的帥哥哥、儒將風范的麻桌將軍、經濟適用IT男)
工具書: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實用經典的操作手冊:它結構簡單,一目了然;它就像“自信一貼靈”,讓你看上兩眼,再動一動筆就能感覺非常自信;它內容深入淺出,運動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等心理學知識面面俱到;它單純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體例結構來向你我傳授建立自信力的方法。
課程內容——建立自信的步驟:
1.解開你的不自信謎團
2.你能行,出發吧,成就更好的自己。
3.你掉進了怎樣的大坑?
4.尋找自信力的生活源泉
5.培養自信力的三個助推器
課程精彩回顧
開胃菜
開胃菜是拆書幫的經典傳家寶之一:每人用三個標簽來自我介紹。
給自己貼三個標簽,可以讓發言者不自覺的思考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定位現在的社會角色,并建立對未來的預期。這是拆書幫給參與者的第一個意義。
營造一種積極平和的氛圍,激勵每個人發言,給參與者在公眾場合自由“演講”的經歷,這是拆書幫給參與者的第二個意義。
開胃菜的成果
從三個標簽就能夠的看出大家的成就:
有線下活動經驗的拆書會員們的三個標簽,能夠比較長時間的保持穩定,是因為經過多次貼標簽,對自己的社會定位和未來已經有清晰的認知,而且一直在強化這三個標簽。例如,幾乎每個人都提到一個相同的標簽:“學習”——這就是拆書幫營造的團隊學習的力量,影響著每個會員持續的保持學習、上進的積極狀態
未參加過線下活動的新人們,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
一大早從遂寧蓬溪特意程小雪同學——下課后,她又馬不停蹄的趕回遂寧去——給自己的標簽之一就是“漂泊”,聽她的描述,能夠感受到她對“漂泊”生活的滿意,這就是“哲學專業出身”的思考者異于常人的特質。
賈如同學的三個標簽很有藝術氣質,居然用的是疊字令:買買買(書)、讀讀讀(書)、講講講(老師角色),引起現場所有同學的一片笑聲和掌聲。
黃莉同學給自己的標簽之一是“話多”,而且在描述中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李梁老師在課程進行中途,就特意點出:黃莉同學是因為自信,才能夠有那么多的話可以說。聽得黃莉同學連連點頭,恍然大悟。
當然,也有新人短時間內沒有想到三個標簽,這非常正常,普通人誰沒事想這些精神生活上的事兒啊,大家通常情況下都更關心物質生活的事兒,對吧?!?strong>這就是拆書幫的魅力,刺激參與者: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涼菜
吃了很有特色的開胃菜,接著就是經典傳家寶之二:由訓練營選秀出來的狀元介紹拆書幫,這可是他們在拆書幫的首秀呢!
把書中的方法變成你自己的行動與技能。這就是拆書的價值。而拆書幫就是這樣一個陪伴你成長的學習型組織。
拆書法具體怎么用的喃?
找出書中的一個片段,最好是有步驟的,可以幫你解決一些問題。
歸納行動步驟
聯想你的個人經歷
給出行動計劃
盛宴
經過兩道菜的刺激,所有參與者的味蕾都被吊了起來,連輔菜都這么吸引人,那主菜該是多么的令人期待??!事實證明,這種期待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月才3個小時啊!——主廚李梁老師,給我們呈上了一場自信力的盛宴!
誰都沒有想到,李梁老師的第一句話讓所有人大跌眼鏡:我的自信力,并不是大家認為的那么強!——有這么“自曝其短”的老師嗎?這讓同學們怎么接???這是要垮掉的前奏嗎?
大家都還在糾結是否要回應老師一個“呵呵”的時候,頗有大將風范的李梁老師大手一揮:“這就是我要拆這本書,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這本書的原因!”——哇,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拆書幫帶給所有人的最大的福利之一:區別與自學的個人方式,拆書幫獨有的團隊學習方式,能夠激發更多的思想火花,頭腦風暴能夠激起更大的颶風,能夠明顯的放大學習的效果——小伙伴們,get到了嗎?
第一道主菜 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
綽號“痞圈圈”的李梁老師端上的第一道主菜,完全符合他的綽號形象,開啟方式也是不走尋常路:——喊口號。所有參與者起立,齊聲高喊口號。喊完口號,李梁老師解釋了這種習以為常的喊口號的方式所暗含的心理影響,并由此引導大家開始拆解今天的工具書《自信力》。自信力是有方法建立的,只要有科學而合理的行動,就能夠建立起來。
現在,讓我們開始享受今天的盛宴吧??!
要解決一個問題,通常情況下都是先分析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建立自信力是同樣的,李梁老師首先帶領大家閱讀了第一段材料——“不自信的原理”,并用一個很簡單的圖片——自信控制環,形象的為大家科普不自信的心理因素、以及因為這些心理因素而引發的一連串的后果。在自信控制環中,如果每個環節產生的正面的、積極的情緒,那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會讓你更加的自信;而如果某個環節產生了負面的情緒,那么這將是一個惡性循環,會讓你更加的不自信。
為了讓大家更準確的把握這個原理,李梁老師用了兩個生活中例子來進一步闡述,分別是正面情緒影響的良性循環和負面情緒引發的惡性循環。
隨后,每個學習小組內部都開始了積極的往日案例分享,大家暢所欲言,回憶自己以往的某件因為不自信而導致失敗的事情,同組的學習伙伴一起幫著發言人分析“自信控制環”是怎么在這件事情上發揮作用的。
第三小組的螞蟻同學,是一位超有自信力的同學,她的朋友圈滿滿都是積極的正面情緒,她剛在醫院抽完血,就立刻趕到會場,陪甘甘同學一起學習,目的只是為了提高甘甘同學的自信力——拆書幫的會員們,因為自身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更容易吸引身邊的小伙伴,進而影響到身邊的人群。
馬坤同學正在轉行,現在處于創業初期,他分享了他前不久的一次失敗案例:他接到一個拓展訓練的意向性訂單,但是由于他不停的給自己心理暗示“我以前沒有做過拓展項目,我也沒有資源和人脈來組建項目團隊”,這種負面情緒使他一直處于“迷惘和無助”的情緒中,在客戶給的三天準備時間里,他沒有積極的尋找更多的幫助,消極怠工,最終失掉了訂單。訂單的失去給他的創業帶來了生存壓力,從而繼續影響他的情緒和工作狀態,這就是典型的因為負面情緒引發的惡性循環,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誰的過去沒有失敗過呢?參照“自信控制環”,分享和分析不同的案例,每個參與者都明白了自己在那件事情上為什么會失敗——為我們過去不知道原因的失敗掬一把心酸淚吧~~~
小組分享結束后,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人開始課堂分享,每個分享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夠很容易的理解,每個分享都能夠引來所有人的共鳴。
回想失敗的往事是拆書學習法中的一步,即常說的“R I A”拆書法中的A1。
老話說的好:回憶過去,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分享完A1后,每個小組用5分鐘時間,用“自信控制環”的思路,為本小組推薦的失敗案例,組織合理的解決方案,群策群力,隨后再一次開啟輪流課堂分享的模式——這就是拆書學習法“R I A”中的A2.
這就是拆書幫獨有的團隊學習模式,用這種相互分享、相互指點的團隊學習方式,還有誰能夠質疑學習的效果嗎?
第二道主菜 自信力拼圖
第二道主菜是本次拆書課的“硬菜”——干貨滿滿?。?br> 話不多說,先上圖,大家先睹為快吧!
有沒有不明覺厲的感覺?——那是當然的,畢竟這是全書的精華??!作者數十年的經驗、無數的心理案例的心血,都總結在這一張圖里,如果隨隨便便就讀懂了,那還有必要寫這么厚一本書,來仔仔細細教給讀者嗎?
看不懂,怎么辦?——太好辦了,用拆書學習法?。〔饡鴮W習法就是專克此類“大部頭”的不二選擇!
李梁老師說:“人的這一輩子,就像這張圖【自信力拼圖】,我們期望的人生道路就像圖中這根虛線,一帆風順;而實際上呢,人生的道路上有著無數的坑等著我們,有著無數的不如意等著我們,實現目標的道路不總是那么順利。”
李梁老師還說:“自信力不是一直向上直線增長的,而是要經過現實的不斷錘煉。在我們實現目標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可以采取這個圖上給出“助推器”工具或者是行動方法,去提升自信力。”
具體怎么操作呢?
老話又說的好:聽一百次,不如自己動手一次。這次李梁老師帶領大家,開始了第二段材料的拆解——“你有過哪些成就”
第三次啟動“群聊模式”——小組內部分享,然后課堂分享。楊小纖同學分享了工作上的成就,讓大家感受到了她對某些工作強烈的自信心,王麗聰同學分享了生活中成功的瑣事,傳達出她對處理某些生活難題的強烈自信心。第三小組的蔡瑩同學,本來她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得意的事情,可是在小組內的相互分享中,她找到了思路,發掘了自己很得意的成就:自己曾經完美的獨立自主的兼顧處理好“工作、新房裝修、照顧住院的親人”三件很重大、很消耗精力的事情。于是,她很自然而言的感嘆:原來我如此能干!我想要實現的目標,比這個事情要簡單些,我當然肯定能夠實現的!
看著所有人熱情澎拜,興奮異常,李梁老師很老到的控制了學習的節奏:“知道了自己原來這么厲害,是不是就像加滿油的汽車,信心百倍的準備沖向目的地了呢!”在大家會心一笑的時候,李梁老師揮動的手一縮:“未來的路就是一帆風順嗎?面對阻礙,我們要怎么保持自己的信息呢?”——真是很有控制現場的風范啊,原來這就是拆書幫晉級制度帶給參與者的另一個重大意義,公眾演講方法的培訓和實踐,只要參與晉級模式,就能夠得到很多次這樣的實戰演習和指導,小伙伴們,誰還能不期待嗎?
老話還說的好:“目標是理想的,通往目標的道路是曲折的”。
面對各種各樣的坑,怎么去應對呢?這就是李梁老師帶領大學一起學習的第三段材料——“貓啃螞蟻”
螞蟻:ANTs,負面情緒,是不是象螞蟻一樣,經常會出現在你的腦海中,一兩只對我們的自信不會起到多少的傷害,而如果讓這些螞蟻成群,筑巢,讓負面情緒成為處事的先峰,那么遲早有一天,我們的自信就象大壩一樣會崩潰掉;
對于這些小螞蟻,筆者給大家送來CATs,讓貓來抓螞蟻,從形象上來看,大家可以看到,積極正面的情緒比負面情緒都要大很多。
通過CATs來全面清掃你的負面情緒,積極的自我暗示將會大幅提升你的自信力。
CATs的使用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 當你自信心受到威脅時:就是你遇到事兒了,停下來,將吞噬自己的小螞蟻列出來,寫下你的CATs去清掃他;
2、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來,比如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景,如陌生人交流、客戶交流、演講等,都可以有一份積極的自我暗示清單。
好大一段文字,讀起來感覺怎么樣呢?——無論什么感覺,拆書學習法都能夠讓內容更加容易理解,李梁老師假設了一個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觸到的負面情景,讓大家找到這個情景里面的“螞蟻”和“貓”:
小李是一名IT藍領,做過程序開發、TeamLeader、項目管理、產品經理,最近準備換一份工作,想找一份與大數據相關的、工資待遇好的公司。
請大家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小李,去某個大型IT公司面試,你會遭遇到什么樣的面試官和刁難的問題,你會面對怎樣的情形。
請大家小組討論,編制一個小李求職面試的劇本,劇本中要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如果有人物刻畫,那就更好了。
最后呢,幫小李找到他所面對的螞蟻和抓這些螞蟻的貓。
第四次啟動“群聊模式”——這種預設了部分背景的情景分析,每個小組尋找到的“螞蟻”都不一樣,在課堂分析的時候,引發了接連不斷的歡聲笑語,第一小組設想小李是戀愛中的青年,將要面對經濟能力下降、引發女朋友不滿,第三小組設想小李是奶爸,將要面對的是無法維持嬰兒的奶粉錢和房貸斷供……不同的“螞蟻”有不同的“貓”來應對,通過這種代入式的學習,參與者加深了對這種解決思路的理解,而且多次練習,保證能夠熟練使用,來應對自己未來可能面對的各式各樣的“坑”——這就是拆書學習法“R I A”中的A3。
多次的頭腦風暴,刺激著所有參與者的大腦,李梁老師趁熱打鐵,端上了第四段材料——“翻轉你低落的情緒”
在閱讀材料后,李梁老師帶領大家再次使用“R I A”方法,學習、理解、使用材料中的方法,在這過程中,又多次啟動“群聊模式”
感覺過癮了嗎?經過多次反復演練,每個參與者都覺得自己好像已經熟練掌握了“R I A”這種學以致用的實用主義學習方法——但是——拆書學習法不是就這么結束了,學習完了,還要復習啊!所以,李梁老師又開始了第五段材料的領讀——“回顧模型Groan”,輕輕松松的使用“R I A1”,讓本次的課程在輕松愉悅中圓滿結束了。
飯后的水果拼盤
學習課程結束后,我們這次拆書課的主持人——珂姐——給我們端上了奪人眼球的水果拼盤。
珂姐出馬,一個頂倆!一句高屋建瓴的總結:“人無信則不立”,原來這個句中的“信”,不光是信譽,還是自信——有沒有開腦洞的感覺啊?
最后是新人們談談自己的聽課感受,幾位新人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一個詞語:耳目一新,因為這種獨特的團隊學習模式,學習效率真的等同于參加了一次萬元級別的培訓課一樣!這就是拆書學習法的獨特魅力。專門為了提高自信力而來的甘甘同學,在做課前三個標簽的自我介紹的時候,很害羞,經過3個小時的磨練后,居然很順利也把自己的感受清清楚楚的傳遞給了所有同學,這就是本次拆書課帶給甘甘同學的改變之一哦。
拆書幫改變了閱讀的方法,把學院派的讀書法,變成了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想要聽更多的拆書課,可以關注每周四和周六的線下活動,如果想掌握酷炫的拆書技能,還可以參加線上的拆書訓練營。
拆書不是難事,人人都可以把知識變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