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動閱讀
1、什么是主動閱讀?
2、理念
對象感:對象是什么?(補充1)
目的感:跟我有什么關系?(補充2)
3、方法:
①What:講什么?(豆瓣,提前了解,如果不依靠他人,怎么了解?見后面檢視閱讀)
②How:這本書是怎么構成的?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思考系統和結構感,一定先從整體入手,避免陷入細節。訓練認知緊張耐受性。(補充3)
④書中的內容說得對嗎?一部分還是全部?對錯在那兒?資料不夠完整?信息不豐富,結構不夠嚴謹,論證不夠詳細。
⑤跟我有什么關系?作者訴求什么?我要如何才能滿足作者訴求?對你的價值感,在你的理解力上對他的評價,邏輯上是否和你一致。評價而不是感受。進行系統性的提煉表達,先升維再降緯。
二、檢視閱讀
1、檢視閱讀的目的: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對一本書(一部分,一個章節都可以)產生簡單認知(補充4)
2、 方法:五步法
①看包裝(1):封面、扉頁、背面
②看整體(5):序言、目錄、附錄,了解本書的目的目標
③看細節(5):不陷入細節
④下判斷(1):對我來說有價值嗎?我會以什么樣的閱讀方法提取他的價值?
⑤粗閱讀:發現疑問,提高興趣,留白訓練(補充5)
三、其他補充,擴展
補充:
1、? 信息的處理模型,
信息處理模型=一個人的心智水平的打開,這里的對象是書,這個對象也可以變成人,事等等。
3、重要的不是得到的東西,而是
人在學習任何東西的時候必須和自己的認知產生關聯,這個學習才是有效的。
啟發(講個道理打開感受)-產生關聯(運用“比如說”,思考它和你的生活之間有什么聯系。)-感受(結果:提升認知里面。方法:歸納法)
3、訓練認知緊張耐受,進行留白訓練,不急于尋找答案。
留白法:大致看一下書的內容嘗試自己建立心理表征,然后再去學習高手的心理表征(基于心理表征的學習方法,高級的學習法)
4、了解-理解-使用-應用-創新-評估? 標準不同決定你要用什么樣的成本質量去完成這一件事情。用RSQC套一下,檢視閱讀是控制時間成本去謀求一般質量的內容了解。分析閱讀控制閱讀質量,因此時間成本必須提升。
5、張五常閱讀法:3遍看完一本書:
第一遍隨便翻,第二遍打問號,第三遍集中解決問號
6、系統性思維建立:學習基本邏輯學再學習結構性思維是符合邊際效應遞減,以及復利的學習方式。
7、知識體系建立后,聽到任何內容都知道這個是屬于哪個板塊哪個位置的知識,而不會產生雜亂無章,需要時不能調用的情況。
8、一看就懂的東西多輸出,一看就不懂的東西多輸入。
感受:
1、? 黃金思維全里:why就是尋找決策理由是否滿足自己的決策原則。
2、? 認知緊張耐受的訓練對我來說有什么好處?
3、? 怎么提升理解力?
4、? 投資者的思維方式是關注增量的思維方式。我自己要求自己是一個投資者,那么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變?
5、? 信息處理模型平時生活中有哪些無意識的運用?能夠有意識地運用在哪些方面?例如:參加這次活動我的信息處理模型。在上一篇作業里已經做過對自己,對對象的認知,也澄清了自己額決策原因,那么在這里的元認知是什么呢?
實踐:
1、? 在周末完成2本書的檢視閱讀并以簡書的方式呈現
2、以上感受中的問題在老大公眾號里面試著去尋求答案同周末前完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