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歸鄉

暑假了,媽媽帶著侄子回湖北老家。嫂子打電話來,媽媽要回家了,你帶著小寶一起回家住一陣子吧。

回嗎?回吧。

上海生活了幾年,已經習慣了這里的氣候,慢慢喜歡上了這座海邊的城市。

可是,這里沒有熟悉的親人,大學同學都很少。這里不是我們的家鄉。

工作在外,適應了外面的生活,再回老家已經不“習慣”了。

因為長期在外,每次回家只能帶少量的衣物和必需品,在老家生活總是覺得各種不適。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回老家都睡不好,枕頭里裝的谷殼,太硬。從前沒有這樣的感覺,大約近兩年工作關系,頸椎一直不太好。

回到老家,離了習慣的柔軟舒適的枕頭,頸椎毛病就出來了。

平時喝水似乎總能從水中喝出一股味道,家里的水是地下水,是從小喝到大的。從前不覺得怎樣,現在喝著感覺澀澀的,口感不好,喝完還會覺得更渴。

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在外生活幾年,連家鄉的水都不適應了。


老家其實已經不是記憶中的老家。在我高中的時候,村里在后山建起了新房子,家家都住進了新房。我家也不例外。

原來的房子都被遺棄,屬于它們的榮光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成為過去。和老屋門前的被荒廢的田地一樣,老屋長滿了雜草,一片荒蕪。


圖片來源于網絡

村里很多人似乎已經忘記了老屋的存在,安然的享受著新屋的舒適,不愿踏足老屋那一片土地。

上了大學之后,每次回老家,都是回的新屋。

我們上學之后離開家,新屋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住幾天。老家的新屋其實也住了十多年了,父母在這里。

經常聽人說,“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可是我對家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老屋那里。

老屋,那是我們出生、成長的地方。

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和弟弟回老屋貼春聯,我對弟弟說,“不知道為什么,做夢的時候老是夢到老屋。經常會夢到奶奶,有時候也會夢到爺爺,夢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在老屋。……”

弟弟說,大概住的時間太長了吧。

是啊,從我出生算起,算起來也有18年呢。

老屋是我們的三兄妹的出生地,這里有我們兒時的記憶,有我們的爺爺奶奶,有我們成長的故事。

爺爺奶奶也是在老屋去世,他們辛辛苦苦扶持這個家庭,在這個家庭越來越好的時候離開了我們。

和姑姑們談起爺爺奶奶的時候,二姑說,她會經常夢到爺爺奶奶,也是在老屋。

也許爺爺奶奶的魂魄還在老屋吧,沒有跟著一起遷過來,姑姑們這樣說。


記憶中,夕陽西下,我站在老屋的門口,仰望著家門口的那座大山,等待著。夕陽沉下去的時候,田里干活的長輩們就會回家了。三三兩兩回家的人中,就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去世后,土地改革,家里已經沒有土地可以耕種。村里所有的土地都被征收。

村里的人們也不再像我們記憶中的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被征收,每家都得了一筆不菲的土地費,生活變得舒適而安逸。

每家都有一張麻將桌,平時東家一桌西家一桌地打麻將。麻將桌已成為姑娘們準備嫁妝的必備品。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樣的情景在老屋的時候也有,不過只會出現在過年的時候。


村里最后一位熟悉的老奶奶去年去世。那是我們奶奶的同輩人,以前在老屋的時候,兩家中間就隔著一家,互相串門是常事。

現在她家的新屋和我家的新屋中間隔著兩家屋子,她已經不來我家了。

近幾年每次回家,經過她家,都看見這位奶奶坐在家門口,她已經很老了,其實她的年紀比我的奶奶年紀還大些。

每次看到她,我都很尊敬的跟她打招呼,喊她奶奶。奶奶認出是我,很高興,夸我懂事懂禮貌,還拉著我,跟我聊聊家常。

有時候她會跟我抱怨,說她家媳婦的不好,說孫子孫女不懂事。

每次回家我都會下意識的看看她家門口,總能看見她坐在那里。


圖片來源于網絡

去年過年回家,沒有看到她,沒有太在意。大年初一,看見她家門口貼的白色春聯,明白了。

現在她的孫子孫女已經長大,應該懂事了吧。后來幾次見到她的時候,她沒有抱怨了,很高興的說起她的孫女嫁了一戶殷實的人家。


現在村里的孩子滿3歲就要上幼兒園,幼兒園的校車開到了村里,村里的人們只要站在家門口就可以接送自家的孩子。

我們小時候是沒有幼兒園上的,滿6歲了就可以上小學的學前班。

現在那所小學已經荒廢了。

記得最后一次走進小學的校園時,我清晰的回憶起了校園的整體結構:那個角落是我們學前班的教室,還有那個角落是我們六年級的教室。


沒有真實的圖片,很遺憾,也許這些會隨著時代真正消失,就像人們對于它們的記憶那樣。圖片來源于網絡

正對著的一排是老師們的宿舍,那個房間,我的姐姐帶著我報名,在那里第一次見到我的啟蒙老師。

還有那個房間,考試老是粗心丟分,和幾個同學一起,被老師叫進去,狠狠的批評了。

走出校門時,無意發現校門旁的宣傳欄上貼著我的照片。不知道那張照片什么時候拍的,記憶中沒有見到過這張照片,看起來有些呆呆的。

還有幾位同班同學的照片,我一一看過那幾張熟悉的臉。

也許就是從那以后,我喜歡在下雨天的時候看雨,發呆,然后從記憶中把一件件往事搜尋、回味。

原來有些人互相陪伴著,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小學同班、初中同班、高中同校,不刻意去回想都快忘記了。

這之后很久,又一次經過學校門口,發現校門已經上鎖了,媽媽說學校已經停了。

90年代開始計劃生育越來越嚴,學生越來越少,這所小學和其他學校比起來條件不算好,被停了,附件的孩子們都去了另外一所環境更好的學校。

學校的老師們,個別的有資質的轉到了別的學校,有一兩位退休了,大部分年輕的老師居然是外出打工。

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記憶中很好很好的老師,其實并沒有那么優秀,他們學歷并不高,也沒有拿到什么資質。

我們從這所學校畢業后,教育行業改革,教師必須具有持有相應資質才能上崗,而他們是首當其沖被淘汰的一批人。


結婚后又多了一個家,那是我的婆家老公的老家,廣西梧州。

第一次去的時候覺得山清水秀,空氣都比城市新鮮不少,是個度假的好地方。

第二次去的時候懷孕,火車上暈車吐得直掉眼淚,為了孩子又不得不忍著吐意把東西吃下去。下了火車還要轉兩趟小長途。從小沒有受過這樣的罪,那時候真心覺得這個家山高水遠,再也不要去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回老家前的晚上做了個夢,夢中居然是廣西婆家,和親人一起去祭祖,回來的時候和親人走散,找不到路。夢中有惡人胡亂指路,還有惡人虎視眈眈地尾隨,慌亂之下越走越偏,眼前是從未見過的村鎮,從未走過的路。我徘徊在陌生的路上,找不到親人,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有時候,我常常禁不住問自己:我是哪里人,何處才是我的故鄉?二十多歲的年紀,一共在五個城市生活過,感受過他們的風土人...
    笑流蘇閱讀 782評論 16 13
  • 從圖書館里走出來,濕意盎然。重慶又開始了陰云密布,小雨淅瀝的季節。天空灰茫茫的,遠處的大峽谷里霧氣十足,一時間難以...
    Digloma閱讀 397評論 0 1
  • 年關,眾人皆盼返鄉??晌也o這份期盼。家鄉于我,更多的只?!段蚁蚰闶稣f我的童年》里的那種情愫?,F在,我是個沒有家鄉...
    陳光玉守拙閱讀 404評論 0 0
  • 空盅如何度愁夜?有思可斷英雄腸。 總知夢里無限好,何處傳來故人香? 不恭笑世書生氣,狂謙勤懶共身鑲。 路往哪邊怎得...
    木土有阿杜閱讀 791評論 1 2
  • 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烽火楊州璐閱讀 19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