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常常禁不住問自己:我是哪里人,何處才是我的故鄉?二十多歲的年紀,一共在五個城市生活過,感受過他們的風土人情。但是要問我,哪里才是我的故鄉?我答不上來!
因為長得白白凈凈、斯文儒雅,經常都會有同事問我:”你是南方人嗎?“
我說:”不是。“
然后他們便會追問:”那你是哪里人?“
但是這時我便尷尬了。若說我是陜西人,但是我連兵馬俑、大雁塔都沒去過、連羊肉泡饃都沒吃過,誰會信我這樣一個假的陜西人呢?何況,我的身份證上赫然寫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公安局發“。但是,我也不能說我是新疆人。雖然我吃過并且會做大盤雞、拉條子,而且對那里的歷史地理也很是了解,可我卻半句新疆話都不會講,這樣的新疆人想必你也未見過!然而至于江蘇呢?我雖然喜歡這里,但是我確實和它沒有半毛錢關系。所以,每次被人問道我是哪里人的時候我都會重度尷尬癥復發。
今夜,聽說“這座城市風很大”!但是對于一個連自己故鄉都不知道 的人而言,那座城市的風又不大呢?
一、商州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冰心
我出生的地方古時候叫做商州,現在叫做商洛,其實就是商鞅當年在秦國的封地!小時候聽老師說,我們那里被昵稱為”西安的后花園“,因為我們是陜西省唯一一個完全地處秦嶺中間的城市。當時聽到這樣的贊美我還很驕傲,沒想到我生在這樣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我們家祖上也不是土著的商洛人,聽奶奶講,當初爺爺的爺爺好像是從河南逃荒才到這里的,家里的祖墳在哪里都已經不知道了,只隱約記得村里有一顆老槐樹。所以每每看到老槐樹,爺爺都會想起自己的家。待到我這一代人,已經完全對老槐樹無感了。我唯一能記得的就是小時候在農村,天上的月亮非常圓,吃過晚飯母親會抱著我坐在院子里乘涼。
夏天,山谷的風輕輕的吹過,伴隨著布谷鳥的叫聲,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在皎潔的月光下追逐打鬧,大人們聊著一天的辛勞。如果渴了,我就跑回屋里,喝一口大水缸里的涼水,因為是山泉也不覺得苦澀,反而還有一種淡淡的甜味。如果困了,我就跑到母親的懷里,讓她抱著我入眠。而當我一覺醒來,聽到的就只有左鄰右舍去門前小溪挑水的腳步聲了。
但是,好景不長。七歲那年,母親去世,父親匆匆趕回家為母親辦了喪事,便帶著我去了烏魯木齊。白天父親去打工,我在家自學一二年級的書,晚上回來他再一一檢查輔導我的作業。那個時候,每天早上看到背著書包的孩子去附近的小學上學我都羨慕不已,不知道那一天我也可以和他們一樣?父親當然知道一個七歲孩子的心事,后來他終于為我創造了上學的條件——把我委托給了姑姑,我在姑姑家順利的讀完了三四年級;然后委托給在老家的奶奶,我又在老家上完了五六年級。就這樣,我的童年就結束了!
商州,雖然是我的第一故鄉,但是我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時間不超過十年,并且大部分都是小學時光,還沒來得及品味它,記憶就被時光所埋葬了!如果顛沛流離可以算作故鄉,那這里就算是吧!
二、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
小學畢業,我又來到了烏魯木齊,因為小學畢業的我,正值青春期,父親怕我去鎮上的中學上學會學壞,并且孩子大了,奶奶也不一定管的住,便把我又接到了他身邊。
在新疆烏魯木齊的那幾年,我發現這座城市充滿了異域風情。這里有藍眼睛、高鼻子、卷頭發的人,這里還有圓圓的屋頂,上面裝飾著星星月亮的房子,以及那些我從來都沒吃過的好吃的。
在烏魯木齊六年,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欣賞,我也深深的愛上了這座城市。我知道這里以前叫西域,有西域三十六國;后來叫迪化,發生過準格爾叛亂;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沙漠,有中國最大的冰川。三山(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加兩盆(準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就像是”疆“字的右半邊,弓字加土,意味著這片土地上自古就生活著騎馬射箭的民族。我甚至學會了做新疆大盤雞 和拉條子!但是,縱然我千般喜愛,我心里依舊牽掛著秦嶺山中的那個故鄉,因為我知道,我不屬于這里。即使我已經有了烏魯木齊的身份證,但是母親的墳墓卻還安放在老家的半山腰上。
如今,新疆早已經下雪了。不知道母親墓碑前的野草又長了多高了!
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那年高考,為了出來闖闖,見見市面,好勝的我把一本志愿的四個名額都填成了江蘇。最后,我如愿以償來到了傳說中的揚州。但我并不是騎鶴,也沒有腰纏十萬貫。一個人,從新疆烏魯木齊坐著綠皮火車坐到了揚州,整整四十幾個小時。
來到揚州后的第一個國慶,宿舍里所有人都回去了,就剩下我一個。那次,我發燒到42度,感覺天地都已經顛倒,頭稍微一動就疼。即便如此,我沒給家里打電話,強撐著自己去買了藥,每天吃一頓飯,然后就睡覺。不知道是過了三天、還是四天,我的體溫終于恢復了正常。那時候,我也會想:當初志愿填的這么遠,這種抉擇是否正確?
就這樣,四年的大學時光白駒過隙般一晃而過。原本學習很好的我,到了考試大省江蘇,只能在班里排到倒數。好不容易在大四畢業前夕補考了英語,趕上了畢業證最后的一班車。拿著不好看的成績單和普普通通的簡歷,在眾多企業中被挑選。最后進入了一家私企,上六休一,常常加班。拿著微薄的薪水,干著繁重的工作。只是因為,他們管吃住。畢竟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在外地沒有任何關系,剛畢業的時候能讓自己先安頓下來比什么都強。
工作兩年后,由于個人發展和身體等原因,現在的我已經離開了鎮江,在無錫一家上市公司上班。待遇、福利等都比以前好了許多。但是,看看身邊的同事,90%都是本地人,最不濟也是本省人。我一個外地人,聽著他們的方言就像當初的四級聽力,迷惑而不解。看著他們討論著兒子、女兒將來如何如何?仿佛看到了偶像劇中男主女主的生活。
現在已經是冬天,北風帶來一陣陣的冷空氣。風越來越冷,有時候走在風里,真的感覺自己就像是一片云,這么多年只是隨風飄蕩,從未停下腳步。
在這諾大的城市,長江邊上的青草年年都會綠,然而何處才是我的歸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