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
離開故鄉已有數十年之久,如今終于能夠再次踏上故鄉的泥土。坐在馬背上,身子像起起伏伏的浪花一樣在泥濘的小路上顛簸,心也跟著顛簸起來。故鄉的影子一直徘徊在我的腦海中,混著童年的天真無暇,夾著故鄉獨有的淳樸風情,使回憶也像蘸了白砂糖一樣甜蜜蜜的。想到這兒,心不覺躁動起來,手上的鞭子飛速甩動起來,在風中抽出“嘩嘩”的聲響。達達的馬蹄揚起滿天的塵埃,而那塵埃又被馬兒遠遠地甩在后邊,留下一道又一道鏗鏘有力的馬蹄聲。
還未進入城市,我就早已翻身下馬,迫不及待地用雙腳踩著這片結實的土地。我右手緊篡著馬韁,開始環顧這座讓我魂牽夢繞的小城。時間消磨了它的容顏,它不再是從前的那副模樣。紅磚砌成的矮房有些塌陷,雨水順著裂縫滴落到人家的院子里。青石的街道盡頭,沒有潺潺的小溪,裊裊的炊煙,也不再有婦女們在河邊洗衣服。整座城市已不再如從前那般的熱鬧,只剩下幾戶人家,默默地堅守著這座寂寞的城鎮。
我身子一傾,差點跌倒在地上。眼前的這座城市,還是我的故鄉嗎?我沿著小路摸索到一戶人家,一個孩子正在家門口玩石子。她看見我走近,竟笑嘻嘻地問我從哪兒來。我心中突然悲涼起來,想起了白居易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想當年我離開家鄉時,也不過是比他大幾歲而已,如今竟淪為這種地步。
我眼前的小鎮,這座寂寞的城,在幾十年的光陰中,等待著我的回歸。但當我喜氣洋洋地重回故鄉時,你卻緊掩小小的窗扉,將我隔絕在外。歲月模糊了你的臉,也深深刺傷了我的心。倘若我不選擇回鄉,而是固執地守著那一點一滴寶貴的回憶,那么你在我心中還會是那樣地淳樸如一,美麗而又美好。
但你終究還是用你的行動告訴我:相見不如不見,我的回歸,我達達的馬蹄,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