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演員,一個講臺,一封信。
? 最近,一檔叫《見字如面》的讀信節(jié)目在眾多裝萌賣傻的節(jié)目中顯得格外純粹精致,頗有文學意境,堪稱綜藝界的清流。
? 那一封封來自時光深處的書信,靜靜地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其中有炙熱滾燙的情書,有溫暖平靜的家信,有殺伐決斷的檄文,還有從容赴死的絕命書……
? “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字字感傷,無比心酸,展現(xiàn)了一個十六歲少女的痛苦內心和驚人理性。
? 戲劇家曹禺和畫家黃永玉的往來書信則體現(xiàn)了一對藝術家之間赤誠坦白的襟懷,“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你失去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毫無遮掩,多么直接。
? 《獄中上母書》是明末清初愛國詩人夏完淳在被捕臨死之前寫給其生母及嫡母的絕筆信,時年16歲。“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為生?雖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
? ?一封封書信流淌出一片片真情。每一封書信都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互動。
?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太多這樣的詩句,光念來就有一種美麗傷感,纏綿悱惻的感覺。
? ?從前,寫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其實,說是從前,也不過二十年的光景,卻在記憶中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覺。而寄信和等信的心情讓平淡的日子多了幾分色彩。有時等一封信,漫長得如同一生,但是,慢一點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慢一點,才能寫出優(yōu)雅浪漫的話語,慢一點,才能仔細尋覓盼望的愛情。木心說,“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樣的情感,因距離而美麗,因相思而動人。
? ?感謝科技讓人與人的距離靠近,但還是懷念書信往來的寶貴,即使是沖動寫下的話,也還是沉思后落在紙上的。我落在紙上的每一個字,都是對你徹夜的思念和無盡的期待。
? ?好想寫一封信,開頭寫上,“別亦良久,甚以為念,回首往事,依稀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