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選擇才有成本,當我們沒辦法再做選擇的時候,就不存在成本,這是“沉沒成本不是成本”的含義。
例如:看一部爛片、大學生選專業,談戀愛……。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這句話知易行難。既然沉沒成本不是成本,那我們用什么來做行動指南呢?
邊際成本
我們永遠要盯住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把它作為我們未來行動的指南。每當我們要做出決策的時候,總要問一個切中要害的問題:我們還要投入多少,才能得到預期的回報?
例如有兩個方案, A方案和B方案。A方案:如果投入100,就能得到150的回報。B方案:如果投入100,就能獲得200的回報。兩個方案的比較,不是絕對的。取決于我們在兩個方案里面還要投入多少,才能獲得多少回報。真正能夠指導我們決策的,是在當前的時點下,未來的投資回報率。
將錯就錯可能是更有效率的決策
有時候在開始時做了錯誤的決策,我們將就這個錯誤決策,也可能是對的。例如,夏天花3000元買了一臺只能制冷的空調,到冬天發現還需要制暖。這時不是賣掉只能制冷的空調再買一個4000元的冷暖空調,而是花300元買一個取暖器將就。
邊際概念在產業政策中的應用
例如無線通訊3G、4G基礎服務,如果4G所提供的服務,性價比不是足夠高的話,用戶暫時將就使用更便宜的、沉沒成本幾乎是零的3G服務,可能更有效率。
課堂小結: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這句話知易行難,我們要多多實踐,學會當機立斷。既然沉沒成本不是成本,那么我們用什么來指導未來的行動呢?答案是:盯住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
課后思考:
請問,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概率是1% ,那么反復嘗試會不會提高成功的機會呢?
——不會,每次新的嘗試,前面所做的努力已經歸零,成功的概率永遠還是1%,成功機會不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