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嘗試過做出某種改變卻未見成效,你可能就會認為是改變太困難,或是你自己缺乏動機而無法成功。這兩種想法都不對。問題在于你所采用的方法本身,而不在于你。
舉例來說,如果你組裝抽屜時,說明書有錯誤、部件缺失,那你可能會感到沮喪,卻多半不會因此而責怪自己,你會選擇責怪制造商。“想做”和實際“去做”之間存在一道鴻溝。想到卻做不到,很多時候問題并不在于我們自身,而在于我們為做出改變所采取的方法。這是一個設計問題,而不是個人缺點問題。
除了正確的方法,你還需要一個基于人類心理學運作方式的系統,一個讓改變更容易的流程,一個不依賴猜測或錯誤原則的工具。
要想設計出成功的習慣并改變自身行為,你需要做到3件事:
· 停止自我批評;
· 把你的愿望拆解成微行為;
· 將每一次錯誤當成是一種新發現,并利用它們不斷改進。
微習慣策略會讓你在感覺良好的狀態下做出改變,而成效最佳的改變恰恰源于感覺良好,而非感覺糟糕。
僅憑信息無法使你的生活發生改變。能帶來持久改變的只有3件事:經歷頓悟、改變環境、從細微之處著手改變自身習慣。創建積極習慣是起點,而創建微小的積極習慣則是培養更大習慣的途徑。微習慣策略的基本做法就是:選擇你想要做到的行為,把它拆解成微習慣并融入生活,然后促進它的成長。如果想做出持久的改變,那么最好從小改變著手。
用微習慣策略開啟美好一天的簡單配方是,每天早晨一起床就立刻說出這句話:“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并在說出這句話的同時,盡量去感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
“不管怎樣,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它能讓你了解到開始改變是非常容易的,而且能幫助你學會行為改變最重要的技能——感受成功。
如果你從未做過瑜伽,那么有很多地方可以選作起點,但它們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敗風險。你可以選擇從初級的拜日式開始,或是在附近健身房辦一張月卡,或是乘飛機去印度進行一星期的瑜伽靜修。每種選擇所投入的時間、金錢和期望都有很大不同。極少有人會為了學習瑜伽而直接飛赴印度。因為我們天生就能夠判斷完成某件事的困難程度,所以,如果一開始野心太大,就會覺得難以做到。如果你連小浪都無法駕馭,又怎么敢去挑戰巨浪呢?你很可能會受傷,進而失去信心,甚至連小浪也不敢再挑戰了。
吃掉“大鯨魚”的最佳方法就是一次咬一小口。一個小舉動或一次一小口,一開始可能顯得微不足道,但卻可以讓你獲得充足的動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戰,加速取得進展。沒多久,你就已經“吃掉了整條鯨魚”。
簡單才能促成改變。就算偶爾失控,也不要認為那是性格問題,而認為這是可以用來改變未來的行為設計洞察。讓改變保持微小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才能應對動機和意志力問題。
在使用微習慣策略時,無論多么小的成功,都可以慶祝一番。這樣做能讓我們充分利用大腦的神經化學反應,將有意識的動作快速轉化為無意識的習慣。感受成功有助于固化新習慣,還能激勵我們做更多事情。鼓勵自己而非打擊自己,才能讓改變的種子深深地扎根。
ABC(Anchor 錨點? Behavior 行為? Celebration 慶祝)三步驟:
1.錨點時刻
提醒你去執行新的微行為的關鍵時點。例如,某個日常習慣(刷牙)或某件必然發生的事情(電話鈴聲響起)。
2.新的微行為
錨點出現后立刻去執行的微行為。這是新習慣的簡化版。
3.即時慶祝
完成新的微行為后要立刻慶祝。任何能帶來積極情緒的事情都可以,比如說出“我很棒”之類的話。
提醒自己,成效最佳的改變源自感覺良好。“我在感覺良好的狀態下進行改變,效果最佳。”經常念這句話。
小即是大。即使是小事,也有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福格行為模型》B.J.福格 | 微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