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作業4】
【主題】:時間管理·批量處理
【片段來源】:拆解片段來自《單核工作法圖解》 P.79
【R:閱讀原文】
批量處理
匆忙癥(pre-crastination)是一種強迫傾向,看見小任務就想馬上開始做,長此以往,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而更讓人身心交瘁。有人會拿這種辦法來對付拖延癥,但匆忙癥更像是拖延癥的一種變形。
假設你站在A點,要拎起兩個桶中的任何一個放到B點,你會選擇接近A點的桶還是接近B點的桶呢?多數人會選擇離自己較近的桶,即使拎著桶走到B的距離要更長。
這類似于一大早就在回復短郵件,到下午還忙著那些七零八碎的任務。一天到晚小任務做得再多,也頂不了一個最重要的任務。這樣做的短期效果是苦勞大過功勞,長期效果是連苦勞都落不著。
贏得小勝的感覺很棒,勢如破竹的感覺很棒。大腦想要完成已經開始的任務。閱讀一封郵件只是把任務開了個頭,還得寫回復才算完成。匆忙癥背后最大的動機是強迫自己逃避大任務,不管大任務多么重要。
與其每次收到賬單就去付款,不如把賬單收為一疊,統一安排一個每周付款時間。把類似的任務放在一起批量處理,可以節省啟動時間。要戰勝拖延癥,最好是把重要的大任務拆解成小任務來做,而不是用匆忙癥來逃避重點。
【作業】
【Step1:撰寫草稿】
請根據以上材料,完成如下任務:
1. 【做】請在原文中劃出本段的重點句和重點詞,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2. 【想】(提煉What、How)請使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給出了一個怎樣的方法,用來解決什么問題;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
3. 【想】(提煉Why、Where)根據上述內容,思考作者認為這一方法可以解決問題的理由及該方法的使用條件和可能的場景。
4. 【做】請將上述兩步的思考結果整理成本片段的I。
5. 【做】根據你寫的I撰寫本片段的A1和A2。
【Step2:自測修改】
請參考以下注意事項,檢查并修改自己寫完的I,將修改后的版本保存成作業提交。
□ I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沒有大段的摘抄,邏輯清晰,文字精當。
□ I是否包含了明確方法的具體步驟。
□ I是否包含了R里全部關鍵詞和關鍵句的意思,是否對原文相關的知識解讀準確。
□ A1的故事總結和A2的具體計劃,是否屬于片段要解決的問題。
□ A1的故事總結、A2的具體計劃,是否與I里提煉的方法步驟一致。
【注:Step1與Step2只是思路過程,不是格式要求,在草稿中進行即可。最終提交加工后完整的 I、A1、A2。】
請根據上面的【R】寫出你的:?
【I:用自己的話重述原文】
相同或類似模式的任務可以一起處理
1、選擇分類標準
2、積累任務
3、尋找一個歸類方法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收集教學資料時,難免會有各種類型的題目、試卷、教案,不同的省、市,不同學校,有的時候幾百份資料放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看著就頭大
反思:一份一份的處理,耗時費力,效率太低了
【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
目標:整理教學資料
行動:
1、以省為分類標準,例如:四川省、湖北省……
2、先把資料積累但100份
3、方法:在文件搜索欄中,輸入相應省份的名字,把彈出的文件放入相應的文件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