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Parker Conrad :Zenefits創始人 。Zenefits創始人,畢業于哈佛大學。2014年1月,ZenefitsA輪融資1700萬美元,之后在2014年8月的B輪融資中募集6100萬美元,此輪融資對公司估值超過6.5億美元。Zenefits已經成為2014年按估值計算成長最快的企業。
Ron Conway:SV Angel 創始人。硅谷著名天使投資人,他是Google的早期投資者,也是現在炙手可熱的Facebook和Twitter的投資方,到目前為止Ron已經投資超過500家公司。李開復對Ron的評價說,硅谷教父Ron是幾乎每個成功公司的天使,失敗率只有33%;他最大的價值是他30年的人際網和個人名聲。
Marc Andreessen:Andreessen Horowitz 創始人。網景聯合創始人、硅谷著名風險投資人,被譽為因特網的點火人。當年24歲的技術神童Andreesse創立了網景公司,被認作是拉開了互聯網時代序幕。在網景被收購之后,2009年,Andreesse與Horowitz成立了風投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現在Andreesse作為硅谷“超級投手”,是Facebook、Twitter兩家明星公司的總顧問。
并不是所有的豬都能飛起來
在被問到是什么讓你們決定投資一個創業者或則一家企業的時候,Ron 和Marc從不同的方面給出了答案:
在Ron看來,主要考慮初創者身上是否具備 以下特質:
- 很好地領導團隊。
- 專注、熱愛自己的產品。
- 與人有效溝通。
- 對產品的核心和定位了如指掌。
- 當機立斷,執行力強。
另一位投資人Mark 坦言, 他們會投資那些具有非常明顯優點且強勢的項目,及時他們有一點缺點和弱勢。而不是那些沒有缺點、短板的項目。
與此同時,Mark 還一語道破了創業融資的殘酷性 :
the venture capital business is a 100% a game of outliers . it's extreme exceptions.
按照Mark所言,每年有4000家公司需要融資,其中200家會獲得頂尖的VC投資,這里面的15家會達到1億美金的投資。(這15家會占到那一年投資回報的97%。)從這里不難看書,成功融資是一件概率較低的事情。雖然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但同時,更多的“豬”是得不到融資的翅膀的,他們根本沒有飛起來的機會。
Mark 后來還補充道,融資的技巧不在于融資本身。
正如Steve Martin所言,**The key to success is be so good that they can't ignore you. **如果初創者的項目運作非常成功,投資者恨不得往其身上砸錢。如果初創者尋求融資時只有一個idea,沒有計劃沒有數據。不能用產品說話,不能優秀的產品來證明自己。那么,肯定是被直接pass掉的。
并且,如果把創業當做一個闖關打怪的游戲。比起做廣告,營銷等,融資只是第一關,并且只是創業過程中所要面對的所有困難里面最簡單的一步。融資只是證明了創業者有潛力去做更困難的事情。
像剝洋蔥一樣剝除風險
接下來,Sam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在你們與創業者接觸的經驗當中,你們覺得有哪些行為是他們需要改善的?
兩位投資人的回答非常耐人尋味,值得深思。
在Marc看來, 一件非常重要,且也是人們常常遺憾的事情是,不管是融資還是經營創業。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事情是,風險和現金流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花錢和風險之間的關系。Marc談到了一個非常形象的理論,即Andy Radcliffe 的** the Onion Theory of Risk **。

具體而言,一個初創團隊,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來自技術、市場等各個方面的風險。一個創業的公司的逐步發展,就是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剝除這些風險。然后逐步發展起自己的公司來。
Ron給出了另一個方面的建議。在融資的過程中,融資人一般不會跟初創者當面簽訂協議。而有的融資人忘性比較大,很有可能一個轉身就忘了自己的承諾了。這就需要初創者將與融資人談到的要點及時以書面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給融資人寫郵件迅速反饋并確定他們給自己的承諾。
先挖到第一桶金
在談到怎樣問到爭取融資的具體過程的時候,Marc 道,頂級風險投資者在A輪投資的時候考慮兩種企業。
一種是在這之前融過種子輪的,這是絕大部分成功融資的首要條件。唯一的例外是,初創者必須得是曾經是成功的創始人。譬如那些曾經成功創業,然后項目被收購了又重新創業的團隊。
一種是經過投資人關系網范圍內的人的推薦。正如Ron所言,他們一般都是投資自己關系網以內的項目。如果這些項目經過SV團隊里的人足夠認可,那么就會得到投資。
不該和哪些投資人合作
what's the sign that you should avoid a particular investor ?
創業之路崎嶇坎坷,十分不易。那么,初創業應該避免哪些投資者呢?
幾位大佬的建議是,除了要考慮對方是否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在業界人脈幫助初創者進行融資之外,還應該要像選配偶一樣地挑選投資人。因為即使是像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創業之路也會跌跌撞撞、歷盡艱險。為了讓投資人能在關鍵時刻能夠同舟共濟,攜手前行;而不是”大難到頭各自飛“。初創者得像配偶一樣地挑選投資人。
并且,一旦找到match的投資人,初創者所有的項目TA 都會投資。正如Ron所言:
our attitude is when we invest in an once an entrepreneur, we are invest for life. Because we wanna invest in, if we made the right decison, we're gonna invest in every company they start. And, entrepreneur, always an entreprene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