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讀了獵豹CEO傅盛關于認知的雄文,文章深刻闡述了認知的不同層次和不同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最近再次閱讀笑來老師的著作,也感觸頗多,高手之所以成為高手,不僅在于其知識的廣博與深邃,還在于其有一套自己的認知且搭建的異常牢固,形成了自己的認知金字塔。與身邊朋友一起讀書、思考、感悟、分享過程中,也在一直思考:既然每天都在學習、都在看書、都在聽書,可以說是面對著海量的知識,為什么還總是處在焦慮之中?想來是因為對知識、自己與知識的關系有困惑,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認知哲學。
????? 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擔心、是因為慌亂、是因為失去掌控的無力感,尚處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階段,焦慮源于“對于已知不夠自信、對于未知尚有迷茫、對于未來感到失控”。如果對“已知”足夠自信,便不會慌;對“未知”有明確方向和路徑,便不會茫;對“未來”了然于胸,便不會焦慮。接觸到很多領域的“高人”,都在不斷勤奮的學習、努力的前進、孜孜不倦的求索,但大都自信、堅定、勤奮,或許是因為他們對認知有清晰的認識、有明確方向、有成熟的規律、有完備的方法、有合適的工具,有因勢而變的能力。
????? 中國傳統哲學里面一直講“道法術器勢”,其實是一套非常全面的思維模式和理念體系。正所謂巨人過河涉水而過,破除認知焦慮也需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擁有自己認知的思維模式和理念體系,搭建起自己的認知金字塔。這個金字塔中有對于知識本質的理解,更有如何調整自己與知識關系的探索。
??????? 所謂 “道”,是理念和價值觀。在認知里面就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知識,如何看待現在與未來,如何看待自己與知識的關系,也是求知的出發點和源動力,這決定了我們認知的“氣度”。認知里面的“道”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自己的心。破除認知焦慮先要明確為什么求識:為了跟人攀比,為了滿足好奇心,為了洞察最本真的規律,還是為了助力生活事業,甚至是為了讓自己和世界更美好?首先,一定要站在具體知識之外看待自己和知識的關系,悟“道”,這也是認知金字塔的塔尖。
????? 所謂“法”,是普遍的規律。我們對“法”的思考和掌握,會決定能否實現自己追求的“道”。在認知里面“法”就是知識本身、獲取知識、應用知識過程中具有普遍性的規律,這決定了我們認知的“高度”。找到這些規律才能讓我們的認知條理清晰、方向明確、腳步堅實,而不是人云亦云、手忙腳亂。其實近期聽得很多高手對不同領域知識的解讀,都是對不同領域規律的探究,從薛兆豐到寧向東、從劉潤到武志紅、從羅胖到樊登、從李笑來到古典,除了大量具體知識和實用工具,更有一系列對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知識規律的解讀。認知里面有哪些規律?這一點需要我們在前人基礎上去思考總結、去找尋探究,求“法”,找到最適用、最經典的規律。
????? 所謂“術”,是具體的方法技巧。在認知里面“術”就是各種技巧方法,這決定了我們認知的“厚度”。其實身邊諸多書籍、無數文章,大量都在介紹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的技巧方法,從管理工具到心理分析、從經濟模型到教育技巧,我們很多時候都為獲得了這些簡便易行、即插即用的“術”而興高采烈。這些技巧方法確實是收獲,但需要不斷提升,因為沒有人人適用、時時適用的技巧方法。在沒有并入自己認知金字塔之中,沒有總結出其中的“法”之前,終歸這只是別人的方法技巧。認知里優“術”的過程,就是我們知識內化的過程。
???????所謂“器” ,是依仗的工具。器越專越精,道、法、術越有承載之所。“器”是我們認知的各種工具、途徑,也是我們認知金字塔的塔基,這決定了我們認知的“廣度”。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有著豐富多樣的工具,求知早已不必非得依靠傳統的讀書、上課,如果你愿意,可以隨時在各種途徑、各種工具中學習?!暗玫?、樊登讀書會、筆記俠、微課、簡書、有道云筆記”等等不同的應用都是我們認知的良好工具,找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群交流也是非常好的認知途徑。雖不時時見面,但可常常過招,通過各種形式學習、交流、切磋、提升。每個人時間、習慣各有不同,只要適合自己認知的工具、途徑,便是“良器”。
????? 所謂“勢”,是所處環境和形勢。對“勢”的體察,體現了我們對所處時間和空間發展的方向的理解。認知中的“勢”,是我們所處時代的體現,決定了我們認知的“鮮度”。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也自有一代人的輝煌,當今的時代知識頻繁更迭、商業模式劇變……這些都帶給我們認知新的挑戰,也蘊含著新的機遇。當然隨著我們認知的深入,所處的勢,能見的勢也會不斷變化。認知的過程也是建立聯系的過程,認知就是建立我們與自己內心、與周邊親朋、與人類規律的聯系,而這些聯系一定會因勢而變。
????? 無知者不慮勢,凡庸者尋器,體勤者撿術,腦智者求法,心慧者悟道。有朝一日參透“道法術器勢”,搭建起自己認知金字塔的時候,所謂的認知焦慮也就自行破除了!
(此文系之前撰寫,今天舊文重提,再次修訂完善,作為財富自由之路的最后一篇,希望與大家分享搭建自己認知金字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