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培根
是的,習慣很強大。過去我也知道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也曾下定決心消除或者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
可是,似乎由于意志力太差的問題,沒能堅持,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這幾天,我閱讀了《習慣的力量》,才發現我的觀念和方法錯了。
首先,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其次,改變習慣不能一味的依靠意志力,而應該使用正確的方法——保留舊習慣中的暗示和獎賞,插入一個新的能獲得成就感的慣常行為。
本書總評
在百度上搜索《習慣的力量》,你會發現3本書籍,我閱讀是美國作者查爾斯?都希格的作品。
杜希格先生是《紐約時報》商業調查記者,撰寫過一系列極具影響力的報道,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院新聞報告獎、國家記者獎、喬治?伯克獎、杰拉爾德?勒伯獎等眾多獎項,并在2013年榮獲美國普利策新聞獎。
本書曾高居2012年《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是一本瘋行全球的「習慣改造指南」,現在豆瓣上評分8.1。
這幾天閱讀之后,我個人覺得這是一本干貨十足的書,很后悔為什么現在才讀到。整本書案例和圖解都非常的清晰,全方位探討了習慣運作的原理和運用方法,包括個人、企業組織和社會。
通過本書,我們至少可以找到自己的習慣模式,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所以,我強烈推薦大家閱讀本書。
本書思維導圖
本書的架構還是比較清晰的,從個體的習慣、組織機構的習慣和社會的習慣三部分來討論習慣的運作原理。但部分小標題不太貼切,在思維導圖這里,我進行了替換。
十句話總結全書
習慣是大腦自動遵循的行為模式,它的力量很強大,但本身也很脆弱。
弄清習慣背后的科學原理,我們就可以學會將習慣拆分重組,滿足自己的要求,改變自己的壞習慣。
習慣回路由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組成,但要創造一種習慣,還需要培養一種渴求來驅動。
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要改變習慣,你必須有意識的尋找到習慣回路中的暗示和獎賞,保留它們,并且通過測試改變中間的慣常行為。
為了永久的改變習慣,我們必須相信改變是可能的,并且有決心去改。
當你和一個群體一起努力時,改變習慣的成功性會大大提高。
成功的營銷活動、組織機構和社會運動,都離不開成功的核心習慣。
成功并不需要做對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別出一些重要的優先因素,并將其變成有利的杠桿。換言之,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找到核心習慣。
將鍛煉意志力轉化為習慣的過程:在困境發生之前想好解決措施,然后在困境來臨的時候依法處理。
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重塑自己的習慣。
本書對我的啟示
在十句話總結里,其實已經包含了我獲得的啟示。
在弄清習慣的運作原理之后,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重塑自己的習慣。而最關鍵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習慣,運用黃金法則——保留暗示和獎賞,替換慣常行為去改變。為了永久的改變習慣,我們必須相信改變是可能的,并且下定決心去改。
你閱讀過這本書嗎?也提出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