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
【二階段 片段一】
片段選自高琳的職場實用指南《職得》,高琳是一個有20多年世界500強公司工作經驗的一個女士。她致力于跨文化溝通及領導力方面的培訓。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高管教練。今天選擇的片段是《職得》一書P100頁的“為自己的回答設立一個架構”。
R·閱讀原文片段
一個高效的匯報會并不意味是一個聽著很累的匯報。如果你的匯報讓別人聽得很累,那說明你缺乏把一個復雜的事情講的簡單的能力。
為自己要說的話設立一個架構可以幫助你把一個復雜的概念相對簡單化。一個沒有架構的陳述會把所有要說的話一股腦倒給聽眾,好比把一袋豆子倒到聽眾面前說你們自己去數去吧,數完了告訴我什么意思。但是高管們每天要同時操心很多事,當他來聽你匯報的時候,很有可能是他這一天第N個會了,早已經筋疲力盡,你還要他腦子里替你數豆子,難怪他聽不進去。
所以要為自己要說的話設立一個架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是當你不知所云的時候,你越需要有一個架構。這一點在向上匯報最后的Q&A環節尤為重要。不管老板問你什么問題,只要你的回答超過三句話就都需要有一個架構。
這個架構可以是上面說的“總分總”,也可以是“數字1,2,3”或者“首先......其次......最后。”
【I·拆書家講解引導】
人的認知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在長期的進化過程當中,大腦學會了如何讓自己在更低耗能的情況下更好的獲得信息,慢慢的大腦開始自動對事物進行分類和組織,以減少無用信息的干擾,如果我們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破壞了這種進化,表現的語無倫次,廢話連篇,那么就會讓對方的大腦產生更多的信息處理負擔。
那么怎樣才能夠讓對方更好的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呢?想要讓一個人更好的理解我們最想表達的信息,就不要參雜太多無用的信息。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提升邏輯能力的表達框架: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高效溝通方式和思考方式。它的重點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點后次要,先總結后具體,先框架后細節,先結論,后原因先結果,后過程先論點后論據。金字塔原理最為實在的功能在于降低受眾的認知成本,提高我們想要表達的信息轉化率,在形式上讓自己的邏輯更為清晰,更有條理性。
首先第一步,根據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提煉精華,首先對方呈現的信息就是這一部分經過提煉的精華。這里有一個經典的表達句式:在____的基礎上,從__、__、__N個方面,說明了_____。第一個空格里頭填背景信息,后面三個空格分別填分論點,最后一個空格是你得出的主要結論,或者想要向對方表明的主要信息。
其次,依次闡明要點,對觀點進行說明。基本上經過第一步信息的凝煉, 溝通的雙方就已經能夠建立在一個非常有效的基礎之上,如果對方還想聽你繼續介紹一些細節,這時候就按照橫向結構,將自己的分論點分類,依次介紹。
最后再一次總結觀點,在表達了所有信息之后,還要再次總結一下自己的觀點,起到重點提示的作用。
【A】拆為己用
來感受一下這個例子:
上司:聽說你們的項目進展的不順利,下一步你有什么計劃嗎?
下屬:嗯……啊……這個……因為很多資源不到位,整個流程制度也有問題,而且先期方案調研也不足,我準備在形式上再創新一下,還有就是員工參與度不太高,同時推薦給用戶的需求也不符合他們的要求……
如果你是這個上司,你一定想說你究竟表達什么?
那么我們通過金字塔結構歸類整理后的劇情是:
上司:聽說你們的項目運行不太順利,你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
下屬:我準備進一步優化項目運行管理,大致分為以下3點:第一,形式上創新,完善制度流程;第二,持續深入的調研,掌握更多細節信息;第三,推薦符合客戶要求的需求方案;
上司:非常好,清楚了!
根據我們學習的方法,來看一下下面的情況,假如你是一位董事長,你的秘書早上一上班就給你打電話,仔細聽聽會有什么感受:
“董事長您好!劉經理來電話說系統出現突發狀況,4點鐘他無法參加會議了。小張說他晚一點開會沒關系,明天再開也可以,但最后別11點30分之前開。可是會議室明天已經被人預定了,但星期五是空著的。王總的秘書說,王總明天需要很晚才能從外地出差回來。我建議把會議的時間定在星期五的10點比較合適,您看行嗎?”
通過金字塔原理的學習,如何精煉的表達呢?
第一步,根據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提煉精華。這部分的信息是:我建議把會議的時間定在星期五的10點。
第二步,對觀點進行說明,依次介紹分論點:原因有三點:1.原定的時間劉經理臨時有事;2.那天王總出差;3并且會議室時間沖突。
第三步,再次總結觀點。會議最佳時間為周五早上10點,您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