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我想炫耀我兒子的才華(需要)——我想把獎狀掛起來(想要)——給我相框、釘子、錘子(需求)。此時如果相框、釘子要花錢買,那么這個需求就會受到成本的影響,也影響了他表達的需求,他可能說我要用膠帶把獎狀掛起來。也可能是朋友圈發獎狀的照片,來滿足他炫耀的目的。
2、有些用戶表達的是需求,的確是目前的最后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已經用過獲了解過,比如他要找資料,用搜索引擎。
3、有些需求用戶會主觀忽略掉,比如你問別人想要什么手機,人家告訴你他要屏幕大,好看,但是不會告訴你要有手機口,要有充電口的,因為這個是他默認的你這個手機是帶有這些口的。
4、有些需求用戶可能不會告訴你,說謊變著彎兒告訴你。比如告訴你我想要播放器無恒看電影,他真正想要的是看電影的時候不被老婆發現
5、還有的用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比如iPhone出來之前,并不知道自己需要更智能的手機,不會提要求,以為他認為現在技術做不到或者沒想過沒想到這樣的解決方案。或者覺得現在就挺好,比如支付寶出來之前,覺得刷卡就挺好。
很多時候是解決方案不夠好,而不是沒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