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最近又重新讀了鼴鼠的土豆微信的文章,和以前感受到的又有了很大不同,開始一邊讀,一邊思考本身,很多細致有體系的東西慢慢在腦海浮現。
?以前在高中時就經常迷茫,覺得有了一個目標之后,現實其實一條可以選擇的路都沒有,慢慢在已有事物上掙扎著,對目標相關事物注意著,終于在某一時刻發現自己已經走出了一步,而后面前出現了一條路。
?但其實這是費力又費時還得看運氣的進步,在我沒有知曉生活本質的時候,總是很費力的努力著,我不知道如何選擇,不知道選擇什么,選擇后不敢確定,確定后又不知如何努力,沒有充分的自信,很多依賴于以往學習中形成的慣性經驗,但這些經驗是否正確以及背后深層次原因都不知曉,結果導致自信很少,整個人處于壓抑狀態,同時手里信息又太少,完全不知今后走向何方。如果是在高中,還能勉強繼續,但一旦到了大學或社會就會越來越迷茫,無知,自卑不斷循環。
?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實這些根源都出在自己身上,我們能控制和影響最大的都是自己本身,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控制自己解決生活中絕大部分事情。比如學習上,如果我們能了解好自己,我認為學習完全是個可以達到以指數效應增長的效率,任何知識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學到最多最透,大大節約時間,同時10 x提升效率。同樣,對于生活的其他組成部分如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甚至遠見力都是同樣作用。
?舉個不太形象的例子,每個人都是一臺精密的儀器,如果使用者不了解這臺儀器如何運作能達到最大效率,而是隨便擺弄,那問題就太多太多,不要抱怨儀器,應該怪使用者沒有詳細看說明書,而人的密碼,沒有人比自己更能了解自己和控制自己,達到身心合一,我想也有這個方面的意思。
以上是我對為何要進行自我管理原因的闡述,其實對我來說解釋只有一點:我想逐漸成為我自己。任何想活得明白的人,都應該先去明白自己,有些人也許沒什么可能去后退一步,客觀的審查自己,隨本心而活,但就說的好聽,我寧愿清清楚楚的累下去,也不愿無知的快樂,因為那不是我自己,我不知道是誰在主導,我希望通過自我認識與自我管理,感受到我在掌控我自己的感覺,讓我意識到我是屬于我自己的,我可以思考做任何事,也可以做到任何事,我可以讓自己保持不斷的成長,接觸許多非凡的世界,這對我來說才是一種極致的快樂。那你呢?你現在明白你是誰了嗎?你是不是和他人是不同的?是不是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你能掌控你自己嗎?
?其實我們有很多機會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會在下文逐步提出我的方法,以此文來記自我管理的入門。(此文包含我曾經所做的所有閱讀和感悟,并非冥想而來)
第一部分:整合
整合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深入同時客觀的了解自己。我將對自己進行分部分整合。
1.身體健康
主要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點。
分別會對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舉例:我很怕受涼,如果某個月我受涼了,就會在某天生不如死,這對我來說太可怕,所以日常會提醒自己不喝冷飲,少吃生冷,多加衣物,在天氣多變時隨身帶外套等細節,實在不可避免時提前預備好暖寶寶,準備好喜歡的劇來度過難受的一天。
沒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屬性,多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一點,多愛護自己一點,形成習慣后反而一點不費心思。
2.形體外貌
了解形體外貌的優勢和缺陷。(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部分到整體,從靜態到動態,依照對象來對比)
這個部分其實是蠻龐大的一部分,很多女生一生基本都在這方面努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①如何正確的判斷自己,在這個部分需要找“權威的資料”來查。
②需要客觀的對自己進行判斷選擇。
③不要隨眾。當你學過系統的知識以后,你會發現市面上的很多知識錯太多了。
通過以上內容了解自己,列出想改造的地方,我將在第二部分進行闡述如何改造。
3.價值觀
可以說我們的價值觀是我們生活的馬達,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按照自己的價值觀進行生活,只是你是否發現它的存在了呢?
我如何對人?對自己?對生活?對世界?我的目標是什么?中間可以采取什么行為?我可以接受什么樣的底線?
4.情緒管理
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直接反映一個人的情商,不但要了解自己產生的各種情緒還要了解背后的成因。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刻?為什么控制不住?產生了什么結果?是我可以接受/承擔的嗎?如果再來一次我會怎么做?我希望達成什么結果?要如何達到結果?我自己會開心么?
5.溝通管理
自我與自我的溝通,自我與他人的溝通,自我與世界的溝通,都是怎樣的溝通方式呢?這些方式是如何運用于對象的呢?我們傳達了多少信息?通過什么媒介?對方如何接受的呢?與不同的人溝通也將產生不同的溝通方式,退后一步觀察自己是如何做的,常用的方式甚至語言,表情,行為。
6.知識管理
知識如何分類,不同知識如何獲取、學習、掌握、應用。
學習低效/高效的原因。
自己有什么學習習慣。
7.時間管理
每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以及為什么這樣安排,可以改進嗎?
如果不會安排,為什么?如果成功了為什么?
8.興趣管理
我平常閑下來會做什么呢?有什么興趣愛好?什么時候會感覺到快樂幸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可以做類似的什么事情?
9.目標管理
我以前做過什么目標?為何定下這樣目標?為什么沒有完成?完成目標后我感覺如何?為什么能完成?我有什么感覺變化?
? ? 我現階段有什么目標?為何定這樣的目標?
?如何才能實現目標?需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什么能力?目標完成后我會得到什么?
?這是我進行的粗略分類,每個人看重的方面不同,我想分類的結果便會不同,這里有一個直達公式:了解自己-不同方面,即我們做的分類是為了了解自己,不要本末倒置。
?那么在分類之下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解讀從而了解自己呢?上面已經出現了一個方法即:①提問,對你的行為進行提問,是對行為的深一步思考,不斷提問我想你會逐漸深入,關于提問的方法你倒是可以看幾本書來掌握。另外我將再介紹幾種解讀行為的方法。
②否定假設。比如在興趣方面,你肯定覺得我沒什么太感興趣的東西,那就可以假定一個你不感興趣的愛好來進行否定解讀,為什么我不感興趣,我對它有什么直觀感悟從而不喜歡,或者僅僅是因為不了解?我想在逐漸否定的過程中,也是在逐步肯定。同理可以解讀我為什么喜歡。也可以對社會上,生活上任何一件事情進行解讀來了解自己的看法,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③伸縮。對你的行為進行擴大或縮小,進行一下直觀感覺,想象一下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覺。對視角進行變換,從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行為。對場景進行伸縮變化,你可以擴大可以縮小,也可以換個場景,去仔細體會感覺的不同。由此延展開不同的對象可產生不同的場景。
④比較。將行為與行為對比,將做事的人對比,由此可以更深一步理解行為的發生及背后的原因。可以以時間,發展過程等為軸。
⑤去看一些解讀行為的書,最直接的理解自己的方式,找到與自己相似的人,看書中如何分析。也要自己多思考,不要直接copy。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基本能對自己有個大概了解,不論是優勢還是劣勢,此時你可能強烈意識到一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你向著理想的生活前進的腳步,并決定開始解決它們。注意人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你要不斷的了解自己。
?其實了解自己就是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也就是成為所說的成長型人格。我認為進步最快的方法是直線,而進步的兩段是不足和完美,所以要明確不足是什么,完美是什么。同樣還要注意直線的背景,也就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在正確的背景下(此背景可以是你的學習特點,情緒變化特點等),我們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我們要開始著手改變了。下一步是明確你的“完美”,即目標是什么,因為現階段層次太低,我們往往看不到已經存在的目標,所以要先把自己逐步提升,我把初步目標定位基礎能力的提升。分為四個部分:自我管理,問題解決,邏輯思考,溝通交流。再具體一點的內容需要結合你當前狀態來決定。
?所以我認為,最好先不要缺什么補什么,錯什么改什么。因為很多人缺少制定目標的能力,缺少正確執行目標的心態與方法,缺少高效的步驟,往往定的目標就太大太廣,給自己的安排太擠太多,不了解人的工作機制,做著做著就厭煩,堅持不下去,或者做的過程中三心二意,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后只能望著自己的缺點,無法進一步改變,這種清醒的難過真的是夠難過。
?既然在提升自己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是“做”,倒是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找一本教你學習的書,那你就可以針對你失敗的原因在書中找解決的辦法,也就是市面上常見的《拖延心理學》《番茄工作法》等教人的書。這也是通常中國大人教孩子的方法,手把手告訴他們怎樣做,最后自己都能做好。你可以選擇這種不費力的方法,可以去請教別人等等。在此方法中有一點需要注意即:正確選擇學習的順序。如果你大多數通過讀書來獲取改變,那最好首先你就先解決讀書速度和理解力的方面。找出你最想先改變的東西(先從主要開始,最見效)分析改變的因素,去學習。或者在改變自己過程中普遍都用到的部分先學習等。這樣速度很快,也就是模型產生的巨大作用。
?不過我推薦的方法稍微有一些不同,上部分已經提到一點,即:模型學習。我認為人與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各自安裝的“主程序”效率大大的不同,優秀的人往往安裝了許多優秀的心智程序,大大簡化時間又提高效率,從不同角度切入經常創新改變,如果我們先開始構建自己的主程序,在后期學習或者改變任何方面都是10X加速的。前提保障你的基礎學習木板是處在同一高度,才可以進行構建主程序。所以先進行自我認識吧,我相信在自我認識過程中,收獲的已經足夠大了。
后記:
?之后我會選取一些內容單獨提出來再進行一下思考,主要是完成自我認識-整合這一部分,而后逐漸完成自我認識的所有部分。希望在讀鼴鼠的土豆推薦的書單后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然后下一步是在改進自己的同時,思考模型思維如何才能最大發揮主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