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當個作家,卻從來沒有開始認真寫過。看得書越多,看得好文越多,你就越感覺到迷茫,目標太遠,太迷茫。
朋友說,你先寫起來。我木然相對。
直到那天,在國外的友人告訴我,她寫了一些童話,打算自己出錢出版,因為覺得我中文好,要和我交流一下。我先是一楞,然后是恍然大悟,如果自己不開始寫,就算結識了天下所有的寫作愛好者,聽了所有的寫作課,也是徒費功夫。
我當機立斷報了一個網絡寫作班。開班講話的內容其實我都聽過,道理都明白。全課最有價值的就是:每天在簡書寫一篇,堅持21天,把每天寫作當成一種儀式。當時,我傻眼了。什么是簡書?自己寫的東西居然要給別人看,還要點評!我寫的東西會被人笑話嗎?
直到同學們的作業都發了上來,我發現,寫得不好,不會有人笑你,寫得好,自然會有閱讀量和點贊打賞。反倒有了一種無論寫成怎樣都不會賠本的安穩。思來想去,我終于把自己前一天在日記里寫的文章修改后發在了簡書。從此,我開始了每天在簡書寫一篇短文打卡生活。
從第一篇無人關注到第二篇閱讀量緩慢地增加,我體驗到寫作的吸引力。我開始每天為一篇文章而朝思暮想、魂不守舍,走在路上,想到一個好題目,就會記下來,想到一段感悟就會停在路邊,用手機的語音記錄。猶如一個沉浸在戀愛中的人一樣。有時一日不寫如隔三秋,半夜也會輾轉反側。與打卡之前一個字也不肯寫的我是天淵之別。
我正為自己的狀態迷惑不解的時候,孩子突然對我說:“媽媽,萬事開頭難,一開了頭就不難!”這是在說我嗎?我問她為什么這么說。她說:“我已經排好了周二英語卡拉OK大賽的舞蹈。一開始不知道怎樣去編,但是當我嘗試第一個動作后,接下來的動作不知道為什么就順著音樂流出來了。“
正是如此,萬事開頭難,也許并不像你想像這樣難,你也許只需要一個準備并不充分的嘗試,就可以開啟你奔向目的地的新旅程。當孩子開始跳第一個動作,平時在學校學習過的集體操、合唱團練習過的動作、電視里看到的舞蹈有關的記憶都會逐漸被啟動并被她所用。而我們看到一句觸動的文字,或一幅廣告,或朋友的無心之語,只要寫下來,那么所有相關的記憶,包括規則、理論、事實都會順著心流滾滾而來。猶如電腦中央處理器開始運轉,調動著內存,不斷搜索已經被存儲很久,甚至數年不見的信息。而這沉睡資源之龐大,往往超乎你的想像。它的開啟,說不定只需要你的一句“芝麻開門”
讓自己行動起來吧,就像啟動了電腦的運行,它會一路為你的指令狂奔,直達目標。開了頭,你就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