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 ? ? ? ? ? ? ? ? ? ? ? ? ? ? ? ? ?--蔡康永
什么時候開始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 ?
我直到22歲才學習游泳,距離康永哥說的15歲相距了整整七年,這段路上錯過了多少東西忽略不計,所有少年時未習得的事物在大學四年揠苗助長、淺嘗輒止地學過。
比如排球、比如體育舞蹈、比如瑜伽、比如三腳貓的日語。我如饑似渴地將它們請入生命,結果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但凡一件新事物的習得,都需要大量的訓練、鞏固和專業(yè)的指導。而這些,往往意味著大量的時間、可觀的物質基礎、專業(yè)的指導,等等。
也許每個人都曾希望自己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當期望和現(xiàn)實并不相符的時候,總會容易產生沮喪的情緒,而這個情緒最糟糕的副作用就是讓你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永遠也做不到。
它讓你懷疑,它讓你消沉,它讓你不那么開心甚至讓你想放棄。
也許你用盡所有的努力,依然不是別人的NO1 。
C君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童年里并沒有像別的小朋友一樣參加各類補習班,在鄉(xiāng)間的校園里,只有老師的孩子們才會報培訓班學習各種新奇的東西。
那時候看著兒童節(jié)的小伙伴們在舞臺上表演節(jié)目的時候,C君無比羨慕,而她卻永遠只能在臺下看著別人翩翩起舞。當住在市區(qū)的小表妹開始學習芭蕾的時候,C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心里無數(shù)次燃起一種叫做渴望的情緒。
C君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等我長大,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學回來。
那么,長大了的C君真的就把這些學會了嘛?
好像并沒有那么容易,當時的問題現(xiàn)在依然是問題。
C君的生活并不像電視劇里開掛的少年,三兩下就能撿到一本武功秘籍并獲得高人指點的套路并沒有出現(xiàn)。C君幾年后念了一所普通高校,本以為大學就能張開自由的翅膀,無拘無束地飛翔,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
念大學,只是讓原本拮據(jù)的家庭愈加窘迫。當室友同學一個個報爵士班、拉丁舞、外語實訓的時候,C君已經(jīng)換上制服準備去BSK端盤子了。可是C君仍然對大學充滿著期待,不能報班,還有選修課呀!
C君一口氣把自己感興趣的課都選修了一遍,其中,瑜伽甚至選修了兩年。可是她憂桑地發(fā)現(xiàn),她永遠做不到NO1,盡管盡了力,仍然無法追上前面有基礎的同學。
真是沮喪啊!
C君甚至有點絕望,好強的小C覺得她可能就這樣了,意志消沉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22歲那年遇見Q醬才開始撥云見日。
有些時候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成為別人成功的樣子,但是我們依舊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Q醬也是個要強的姑娘,不同的是她追求的是自己內心的NO1。Q醬18歲那年才開始學習手風琴,剛開始練的時候磕磕巴巴,現(xiàn)在練些復雜的依然巴巴磕磕。
可是Q醬從來不皺眉頭,甚至C君打擊她練這么久怎么還是這樣的時候,她也只是笑瞇瞇地說:“我就是這樣的呀!別人很小就開始學了,我十八歲才開始呢,能學成這樣我已經(jīng)很開心的啦。”
C君:練半天比不上別人不難過嘛?
Q醬笑瞇瞇地說:難過啥呀!別人練了這么多年才有的,我才多久呢,能學會就好啦。當然啦,再過幾年我可能會更棒,在這之前別人好不好、有多好都和我沒關系哦!
C君望著Q醬,似乎明白了什么。
有些時候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成為別人成功的樣子,但是我們依舊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是不是十五歲、十八歲、甚至二十八歲也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愿意開始,接納自己可能并不能成為第一的事實。
做自己的NO1,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