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最近一次反思的感悟,從大學進入職場,我想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都是相似的。環境的變化,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心態的變化,都會讓我們徹頭徹底的與學生這個角色告別。大約工作一段時間,也許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想法誕生出來,想要在某方面有所進展,也想在另一個領域沉淀知識,一旦列出計劃,就會發現想做的事情太多,而到了實際中卻發現做到的事情很少。
? ? ? ?所以最近特別想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句感悟,所謂的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會贏,其實是一個人靠譜程度的反應,但是如果想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做自己能負責到底的事情,如果不量力而行,只會給大家持續帶來不靠譜的印象,自身能學習到的東西也很有限。
? ? ? ?那么,怎么判斷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落實程度呢?有一個實用的標準,那就是經我們過的事情,別人什么都問不倒你。
? ? ? ?下面進入老環節,幾張腦洞圖送給大家。
? ? ? ?1.走到燈下會亮起的廣告
? ? ? ?這張《經濟學人》廣告其實是我們之前講過的環境互動,我們說萬物皆畫布,萬物皆畫筆。你會發現一些廣告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它只會在一時一地一情一景中能夠被觸發,就像之前的投射倒影廣告,只有在太陽光合適的角度才能看到,湖邊的鏤空廣告,只有在夕陽下才能顯示出美妙的身影。燈泡有一個一張一合的過程,而這里的互動就是點亮燈泡,因為其本身具有引申寓意,所以如果還原它,我們會發現,要實現起這樣的互動,會有幾條共同的規律。比如需要有節奏的狀態變化和寓意(往往是觸發后的寓意),需要跟觀眾產生互動,需要有觸發機制。
? ? ?2.用圓可以表示循環
? ? ? ? 麥哲倫航海一圈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也為我們后來人用這句話來形容起點和終點的相連接提供了最有力的素材。我們仔細看會發現,圓的這個形狀本身其實并不能形象的表達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原理,它必須要附著在一個立體的東西上才會有循環的效果,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是因為一旦附著在了物品本身上,就有了圓的軌跡的含義。軌跡代表移動,而移動才有變化,變化本身是動的過程,而到了最后才發現終點才是起點,也就有了軌跡中的變與不變。什么東西還適合用這樣的圈圈表達呢?比如踢貓效應。有變化,有軌跡,一個完整的鏈條循環,都可以用圓來表達。
? ? ?3.扶梯廣告這樣玩。
? ? ? ?在講正式廣告之前,先跟大家科普一個常識,就是電梯上下側的紅色按鈕,一般都是緊急停止按鈕,當出現在電梯中摔跤或者倒下時,及時反應按下這個按鈕,也許能夠幫助到他人。
? ? ? ?扶梯的廣告畫布不像是直梯的電梯平面那么直接,而是隱藏在了上下的互動之中,在國內目前還只見過樓梯走道的廣告,而扶梯電梯的廣告我還沒有見到過。這里的關鍵點就在于,所有的縱向的一面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畫幅,而這幅巨大的畫幅的關鍵點有三點,一是它在不斷的上下循環滾動,就像是一條上下滾動的滾屏廣告;二是在這張廣告上人能看到的畫幅有兩個,沒人的時候看到的是一整幅長畫卷,有人的時候只能看到人的視線范圍內的一小幅畫幅;三是電梯的上和下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畫面,上的過程可以描述上升的過程,比如爬山,爬樓,下的過程可以用來描述下降的過程,潛水,跳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