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你們一下,在節日里,你們是怎么過的,是認真的準備一番,還是了了而過呢?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那么一篇文章,講述一位丈夫在情人節為妻子買了一束花,妻子心中是喜悅的,卻甩出一句“不實用,還不如去吃頓飯劃得來”,隨之女兒說了句:“我以后一定不要成為你這個樣子。”轉身便只留下妻子在客廳里。
是的,隨著歲月的流失,年齡的增長,你是否會覺得日子越來越無聊了呢?口中卻只能句句這就是生活啊,人們開始從這樣的“生活”中變得言不由衷,患得患失的虛偽又矯情,心里呼喚著浪漫,表面卻表現得漫不經心,情侶、夫妻之間不能好好的表達,就好像網上說的,女人讓男人倒水喝男人便會去,可女人跟男人說渴,男人就說那你喝水啊,這時候女人自然會生氣,為什么你就想不到倒給我喝呢?說真的,男人跟女人真的不是同一種思維方式,吵架時,女的叫男的滾,而男的就真的走開了,女人會覺得她說滾,其實是想男的靠的更近,這時候男的自然是懵逼的,這就出現了男人經常在嘴里吐槽“女人就是會作,經常搞事情”等等。
今年的情人節,我試探性的問了下爸媽他們情人節怎么過呀,他們便毫無興趣的說:“不過,有什么好過的。”不得不承認,爸爸是一個不懂得浪漫的人,這么多年過去,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為媽媽送上一些禮物之類的,他是覺得,老夫老妻,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我希望,不要成為老爸這個樣子。現在人們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了無生趣,我們都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卻沒讓自己先美好。
生活中真的很需要儀式感,并不是說需要你大張旗鼓的去準備,或許一件小小的事情,卻能早就大大的驚喜。情侶、夫妻之間要好好說話,明確表達自己的喜好,不要再玩心理上貓捉老鼠的游戲,節省猜心思的時間,自己也會少掉不必要的煩惱,每次讓別人猜,猜錯了自己心里不高興,怪對方不長腦子,不夠了解自己的需求,那試問,你了解了對方的需求了嗎?
再次,要好好過好節日,準備節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可以這樣理解,節日是特別的,它不像昨日,明日,心里上都會不一樣,到了節日,大家都會下意識得到,自己是什么節,那天是什么節。節日,可以讓日復一日平淡的生活變得不再枯燥乏味,所以我一直都很重視每一次可以兩個人一起過的節日,都會好好的去準備,盡自己所能送出自己的驚喜。我希望能在平淡的生活中,還能存留那一絲的激情,讓我更用動力的去迎接生活,其實平淡的生活還是可以有點點星光的。
生活當中需要儀式感,如果往后自己的孩子能成為自己曾經的樣子,我希望曾經的我是美好的,對向往生活的,處處制造驚喜的。
或許每天都是兩人在一起吃飯,但“情人節”晚飯,儀式感便出來了,儀式感,更多的是心境上的,心境,才是最好的節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