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級為什么要實行小組制?
人不同于動物,人不僅有生物性,還有個體的超越性,即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人的個體超越性一定要在與社會互動中體現。所以人類要創造出班級、小組、國家等形態。還有人類的自由、平等的觀念是人本有的,那現實中能自然而然實現嗎?需要我們維護好班級秩序同時,創造出新的小組形態,通過小組制度來保障同學們的權利,讓大家獲得發展。
2、怎么理解小組、國家底層邏輯上的一致性?
班級、小組、國家只不過范圍不同,都是人類為了公共生活更好創造出來的觀念。其創立和運行底層邏輯相同,借助政治學中國家、政權、治理的底層邏輯來理解創立小組制度,(班級秩序管理需要產生出組長權力、組長進行小組治理)
3、怎么理解昨天大家聚焦的小組長是否可以連任?可能成為“暴君”等問題?
上面討論清楚維護同學們利益必須產生新的組長權力,進一步追問組長權力來源于誰?組員基于理性、自由共同創造出小組制度,理解其合理性,并基于自由、平等投票選出組長。組長有成為“暴君”的可能性,也會被權力的來源---組員選下去。(君主有其所謂權力的合法性---君權神授,組長有其權力真正合法性---組長權組員授)還有就是組內也需要討論出整套制度來制約組長不成為“暴君”,不是只寄托于個人德性,也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樣大家都可以成為好組長。
4、組內只有組長能力強,要不要輪換當組長?
需要進一步思考小組制的目的,小組制不僅可以維護秩序,保護大家權利,還有更重要的目標是發展大家能力。每個人都有朝向自身的可能性,大家都可以嘗試做組長。
5、你基于理性、自由、平等參與小組的創立與管理體現了什么?
愛 ---愛班級、愛小組本質上就是愛自己,沒有班級、小組(國家、社會),也便沒有自己;領導力 ---組長領導小組,組員對自己負責,都發展了各自的領導力;創造力---小組制等制度創立及改革中,有學生基于復雜處境中的新的創造。
6、班級自治的最終朝向是什么?
無論班級、小組都不是最終目的,而只是幫助我們實現自由、平等、人之為人高貴與尊嚴的手段,將人從“自然”超越到“自由”的可能性實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