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白說,我以前是一個很容易上當的人。在過往的生活中,我總是容易被電話銷售問出個人信息,購買衣物時,也容易被導購說服,購買一些自己其實并不需要的物品。
最近的一次,我在花果山游玩,路過寺廟時,從來不燒香拜佛的我,竟然在接到一個和尚主動遞送的三根香之后,去點香拜了拜,然后在不知不覺中捐出了一些零錢。為什么我會這么順從的捐出零錢?No offence.這個問題在讀完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之后,找到了答案。
正常情況下,促使我們做出順從決策的幾個常用信息,都可以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就是為什么我在決策時頻繁、機械地使用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以及稀缺原理的原因。但是現實生活中,大量的、極易偽造的信息被人利用,他們借以引誘我們做出機械的反應,并從中獲利,我們不得不防。
01 互惠
互惠原理認為,我們應該盡量以類似的方式報答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簡單地說,就是對他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種類似的行為去加以回報。如果人家施恩于你,你就應該以恩情相報,而不能以德報怨。于是我們身邊有效的影響力武器,就被某些人利用了。
為什么我們明明不喜歡某個人,卻對他提出的要求無法拒絕?
我們通常都不喜歡的人,比方說不請自來令人討厭的推銷員,不愿意交往的熟人,只要在向我們提出請求后,先對我們施個小小的恩惠,就能極大的提高我們依照他的要求做事的概率。
很常見的場景是超市里,服務員總會向消費者遞送免費試用裝或者試吃的酸奶等,好多人都覺得試吃試用以后轉臉就走開有點不好意思。于是,就會購買一些產品,可能自己不是特別喜歡。這事就是利用互惠原理的營銷手法特別管用的一種變體形式。
為何我們無法拒絕,如何拒絕?
在我們接受到一個人主動給我們的一些好處后,就會觸發我們的虧欠感。我們總愿意被別人成為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所以這樣一來就很難拒絕。但是當我們把別人給我們的好處視為銷售手法,而不是好處,這樣,我們的心理上就不會覺得有壓力了,從而可以大膽的拒絕。
02 承諾和一致
承諾和一致原理認為,一旦做出了一個選擇或者采取了某種立場,我們就會立刻碰到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和它保持一致。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我們會想方設法地以行動證明自己先前的決定是正確的。
為什么我們一旦做出承諾之后,就很難再改變?
就拿賽馬場實驗室里的賭客們來說,下注前30S,他們還猶豫不決,毫無把握,下注后30S,他們明顯地樂觀起來,并且更加自信。態度之所以如此轉變,最關鍵的因素是他們最終做了決定——即下注。一旦選擇立場,保持一致性的壓力就逼得人覺得要和過去的作為保持一致。。顯然,一旦,做出了艱難的選擇,人就很樂意相信自己是正確的。不僅賭徒是這樣,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會一次次地欺騙自己,以便在此之后,堅信自己做的很對.
一般來說,言行一致,符合我們最佳利益,我們容易養成自動保持一致的習慣,即使有時候是不明智的。不假思索地言行一致,有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如何擺脫機械性的承諾和一致?
大多時候,自動保持一致能讓我們恰當又合算的行為,所以我們生活里不能徹底的擺脫它,否則會壞事。但是機械性的保持一致,又會有危險,那么擺脫這件事情,首先要弄清楚這種一致性有可能讓人做出錯誤的選擇。
有兩個信號。第一種信號是:每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中了圈套,被迫遵循了一個我們并不想答應的要求,我們的胃就會警鈴大作。第二種信號是:傾聽腸胃的聲音,同時一語道破那些想要利用一致性原理坑我們的人,他們在干什么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小辦法。我們總是先體驗到感覺,經過短暫的一瞬間之后,才能將其理性化。心靈深處發出的信息是一種純粹而基本的感覺。如果我們多家注意,應該可以在感覺十分微弱、認知器官還沒有來得及插手到時候察覺到它。在我們懷疑自己是不是犯了機械性一致時,可以向自己提出關鍵性問題,問問自己,尋找和信任自己在做出反應那一瞬間所感受到的想法。
03 社會認同
信任自己在做出反應那一瞬間所感受到的想法。社會認同原理在判斷何為正確時,我們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尤其是當我們在特定的情形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正確時。如果看到別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事時,我們會斷定這樣做有道理。
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為什么那么多“好人”都不報警?
1964年的一天,在紐約皇后街區,一位20多歲的姑娘下班回家,在住所所在的街道上被殺害。她遭受了襲擊者長達35mins的攻擊。38名鄰居從公寓的窗戶里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幕,卻沒有一個人報警。直到女孩死后,才有一個目擊者打電話報警。
旁觀者沒有幫忙,不是因為他們無情,而是他們不能確定,自己是否需要采取行動。因為一,他們覺得周圍有其他人可以幫忙的時候,單個人承擔的責任就少了。二,很多時候,緊急情況,乍看起來并不是十分緊急。當我們不確定時,我們最有可能是觀察別人在做什么。根據別人的意見形事。這就解釋了旁觀者的無動于衷。
當遇到緊急情況時,該怎么尋求幫助呢?
當有大量旁觀者在周圍時,你要“你,穿黑色西裝的那位先生,我需要你的幫助,請叫救護車來。”這樣,你就會得到快速有效的幫助。
PS: 未完,待。還續有一半的內容,下篇推送。
這篇是讀《影響力》的收獲,這一篇我花了兩個晚上,也沒能寫完。又是周末了,每每到這個時候,如果我的微信推文還沒有發出,我是鴨梨山大的。
That's all.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點贊哦!
--END--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