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446 婷
http://mp.weixin.qq.com/s/d2Az-Zwo2-_OpGaVMcEU8A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讀后知識歸納
2017-04-01 @黎大婷 新詩想
引言 沒有人為你的夢想埋單
我的歸納:引言文中主角——托馬斯,在做過不同職業后,他跟隨自己對宗教的熱情,通過重重考核后他成為向往的禪宗弟子,但在日常重復日子的某一天下午,他在寺廟附近的樹林里哭了,因為他覺得他的生活,根本沒有像他原本幻想的那樣,他奔潰了。
我的感悟:作者用這個例子印出他的觀點,就是追隨激情思維是不可取的,他提倡的是不是找到“正確的工作”而是要“正確地工作”,打造屬于自己有意義的工作。
規則1:不要追隨自己的激情
1.除了激情,喬布斯還有什么沒有告訴你
我的歸納:這小節中,作者通過喬布斯的例子,因為喬布斯演講里也提倡做你喜歡的事,錢就來了這種不可靠的激情思維,而作者提出“別看他說的,看他做的”,分析了喬布斯當初熱愛的是神修,曾經不上班而去神修,而走上創辦蘋果公司的道路是因為想小打小鬧想賺點快錢而已,這是經過慎重地計劃的,他選擇做的不是他熱愛的神修老師,而是做他認為賺錢的科技。
我的感悟:如果不經過作者對喬布斯的經歷的分析,我還真的以為他是跟隨自己的熱情而創立了蘋果。
2.不要急于尋找,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
我的歸納:這小節中,是作者透過一群年輕人組隊采訪成功人士的節目中,透過公共電臺主持人格拉斯、天體生物學家斯蒂爾、海峽群島沖浪板創始人梅里客和玻璃藝術家莫里斯采訪的片段中得出他們都不認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單純地追隨他們自己的熱情,而是一步一步不斷完成工作,不斷強迫自己去完成工作而得來的。這現實,使節目中的年輕人們大失所望。
規則2:工匠思維勝過激情思維
我的歸納:作者以著名喜劇演員馬丁為例,他之所以在喜劇有那么大的成就,是因為他通過長達10年的磨練,為的開創自己的表演風格他要讓自己:“優秀到不能被忽視”因為馬丁,作者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并崇尚這一個觀點,認為這才是正確地工作的價值觀。作者還以他和他的高中同學為例,同樣時期學習結他,他的高中同學能當上明星,和唱片公司簽約出唱片,而他只能在大學樂團演奏,這卓越和平庸的差異中,作者意識到他的高中同學每當遇到有難度的歌曲都會通過不斷加強訓練來提高熟練度,而作者本人則避開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所以產生了差異。
規則3:幸福來自于自主力
我的歸納:作者以一個成功的農場主為例,他擁有一個農場,能自由分配時間并取得不少收益,令很多人向往,但別人只看到他對工作擁有這份自主力,而忽略了一個問題,從高中開始,他就開始積累他的職場資本,長達十多年才有底氣開一個有收益的農場,而且開這農場是被外界看起來難很多的,不是普通擁有激情思維的人能駕馭的。作者的表達的是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主權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職場資本,否則一切免談。
規則4:使命感帶來意義
我的歸納:作者通過一個熱愛工作的生物女教授來作為例子,一開始這個女教授在求學時期沒有想過自己會當上這個職位(研究用新技術對抗古老疾病的研究所里當教授)的,她原本所追求的是當醫生,但隨著對生物知識的加深,她對她的使命有更深入的研究,最后她賦予自己的使命是消滅那些為人類帶來痛苦的古老病毒,而這個使命是她更熱愛自己目前的工作。為工作附上使命感是我們獲得工作動力的一大驅動力。
作者還以引言中的主角托馬斯之后的經歷來為自己的書作總結,托馬斯離開寺院后,重新回到他兩年前的銀行工作,而這次工作他沒有想之前那樣陷入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而是專注和踏實地工作,最后得到晉升,因為自己對工作的一步步積累資本而得到了尊重、影響力和自主力。感嘆:生活真好!
作者引用了托馬斯的原話:“正確地工作”勝過“找到正確的工作”。要想找到職業幸福感,他需要的不是什么完美的工作,而是以一個更好的方式來對待現有的工作。
? ? 最后作者結合自身為這4個原則提供了相應的運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對規則1的運用:別光用嘴說
? ?作者在高中時期的一次創業,令作者從高中就反感激情思維了,因為創立了公司之后他明白到支撐他公司運作的是他自己的技術,技術才是珍貴的,所以當他在大學時期,其他同學都在尋找所謂“天職”時,他就磨練自己的學習技能,通過高效學習獲得高績點。
對規則2的運用:刻意練習
? ?作者提出了三個習慣進行刻意練習:
? ?1.“研究圣經”:“圣經”是作者對他的電子總結本的稱呼,按他的規定每周寫一篇總結。
? ? ? ? ?2.時數記錄表:記錄每次規定自己做能力范圍之上事的時長,可以是規定1小時,全身心投入到一篇深奧的論文中,不管多困難都只投入1小時,而這篇論文就是你的世界,這段時間就是刻意訓練的時數。
? ? ? ?3.理論筆記本:買一本很貴的筆記本,紀錄理論成果,正因為這筆記本成本高而表明內容的重要性;反過來迫使作者進入精神緊張的狀態,帶來更多刻意練習。
對規則3的運用:避開自主力陷阱
? ? ? ? 作者面對喬治城大學和一所著名的州立大學的同時邀請時,考慮到在喬治城大學的自主權更適合自己,考慮了關于自主力陷阱一的職場資本太少;陷阱二是當確實擁有足夠多的職場資本來獲取更多的自主力的時候,是否有來自周圍其他人的壓力(因為更多的自主力往往只對你有利,如:你有技能令你領導不讓你休假,否則會少個得力助手)作者利用他自己發現的“財務可行性法則”:“在決定是不是應該追求某項有吸引力的活動,從而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加自主力是,就是應該問問自己別人是不是愿意為之埋單。如果愿意,那就繼續追求;如果不愿意,那就維持現狀。”(引用書中原話)通過篩選后作者最后選擇了在喬治城大學做教授。
對規則4的運用:找到真正的使命
? ? ? ?前提是:越想強迫它實現,就越不可能成功。
? ? ? ?想要找到真正的使命,你需要完成兩件事情。
? ? ? ?1.你要有職場資本,而職場直奔的積累則需要耐心。
? ? ? ?2.你需要不斷關注自己所在領域的相鄰可能區間(而這個區間始終都在變化) ,從而找到下一項偉大的創意。
我的感悟:作者以大量例子來進行對自己觀點的認證,其中不僅有工匠思維正面的例子,還有不少因被激情思維控制的人找不到“適合自己工作”的反面例子。使我對自己工作有重新的審視,而我通過這次歸納全書內容而感到原來自己對書本還是理解得不是很透徹,總覺得有些內容沒能歸納得很詳盡,但要知道我以前看書從來不歸納的,現在我認為要先有雛形慢慢深化,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這樣才能進步。正如作者所提倡的做到“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需要的是不斷的刻意練習,面對艱難的挑戰不逃避。所以開始7天1篇文章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