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仿佛只有寫點東西才可稍為減緩時間的飛逝,因為這些文章回頭看總能為我的記憶留下一絲劃痕,哦,這一天我是這樣度過的,,,
昨天我干了些什么?按老婆的吩咐,上午去鎮上那糧油店里把6,7斤高粱軋成粑粉,另外稱了幾斤糯米粉丶秈米粉,以備后面等她制成高粱餅用。來回花了半個多小時。到家后又把這高粱粉放在外面曬筐里攤開晾著。下午逼著自己又寫了一篇作文。
這之前已經一連6天沒寫一個字,現在誰問我那6天怎么過的,我根本說不上來,什么都不記得,仿佛這6天的時間根本沒存在過。如果這6天里每天寫了一篇,那我只要重讀一遍這些文,就感覺我沒白過;每篇作文的寫作本身就是一件重要事情~重讀一下,哎喲,寫得有意思,這是看得見的勞動成果啊。昨天下午不僅僅是混了一篇作文,寫著寫著還有了一個很好的計劃,準備開始寫一個人物特寫系列,這是一個新的創意,散記,看詞作文在我已經有點老套了,需要增加一點新的內容,新的方式。
今天上午又去了一趟鎮上,把家里炒熟的芝麻送去讓人給加工成芝麻片,臘月了嘛,這也算是一樣年貨。排班站隊,我前面已經有好幾個在那里候著,我只有慢慢等。這是個臨時加工點,一般只在農歷年底搞一陣子。等了一會兒就有點不耐煩,讓女店主幫我削一根甘蔗,12元,一邊嚼甘蔗一邊等,舒服點。
大概等了近3個小時,我的芝麻片才加工好,9點多去,12點才回家。如果我是個挺忙的人,這還真劃不來。
這個敞口篷樣式的臨時炒貨店,在鎮醫院圍墻外邊,正面對著20多米外的大超市,中間既是大路,又是小廣場,人流很旺,這家炒貨店的生意也不錯,光甘蔗一會就賣了10多根。我一直特別喜歡嚼甘蔗,那種甜味最爽,堪稱第一。這么粗大的一根,最后吃到只剩下三小段。
排著班我前面的是一個小個子老婦,臉貌很像我那四姨姐,穿著打扮疏疏朗朗,年輕時應該是個俏女人。她特別健談,這兩小時里,她和周圍的這個說說,那個說說,總有說不完的話,就是生人她也能一會兒就變成她的熟人。我只記得她說她娘家兄弟誰誰誰住哪里,各自一直正在干什么,都發了財。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深圳,教外語的,兒媳是某醫院的主治醫生,他們在深圳有兩套房,第二套價值一千萬元。我當然懷疑她多少有點吹,太過健談的人往往這樣,一千萬元的房子,按常態,月月還貸4萬多,好厲害啊。
來時看到,離這店50米不到,那十字街口的旁邊屋角處,我家老二正在聚精會神地給人理發,還有好幾個老頭在等著,也有個把中年人。他生意蠻好呢。我麻片加工好了,回頭又從他旁邊經過,看到等待理發的人比先前還要多,此時已經中午12點了,見他一邊干活一邊興高采烈地和人說笑。嘿,他這路子還搞對了!
昨天晚上我還考慮著,后天要不要通知他也和我們一起去縣醫院看望堂弟亞伢,現在看來他還挺忙,耽誤一天就是一天的損失啊。平常生意哪有這么好?現在是年底了,外面打工的都回家了,他一直還同理發店打價格戰,人家理個發20元,他只收5元。他以前說過,年底價要漲一點,7,8元吧,10元貴了點。
那年他自作主張跑到“省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那段時間他血小板可能很低很低,怕死嘛;我那兩堂弟早已在省城開板材店,也發財了,我把老二住院的事給他們通報了一下,他們馬上跑去看望,還給他5000元。前年老二給亞伢還錢,他千萬不收,說這錢又不是借給你的,不用還。
哎,寫到這里,才發現我這堂弟其實人還是不錯,這回他病了,我還是要這老二一起去看望一下,否則不太像話啊。
我這堂弟,就我兒子在他手下讀六年級他沒上心,這點讓我一直心存芥蒂,其實我也只是猜疑,沒有實據。除這之外,他一切的一切都挺可以的啊。
希望他這回就是一個小病,絕對不要出大麻煩,盼望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