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在自控的〝我〞――2016讀心理學一

圖片發自簡書App

活到四十多歲突然想搞明白一件事,自已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能夠成為什么?于是,開始讀書。

關于心理學方面的書,2016年閱讀了七本,《自控力》,《活在當下的力量》,《烏合之眾》,《怪誕心理學》,《改變心理學的四十項研究》,《親密關系》,《心理學與生活》。今天談談前兩夲書的內容。

《自控力》

你有個強烈的欲望嗎?你發脾氣了嗎?你把要做的事拖到明天了嗎?自控力一書解讀了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的神經學原理。增強意志力的第一法則是:認識你自己,認清兩個自我,去訓練大腦增強意志自控力。

增強我不要的力量,增強我想要的力量,增強自我監控的能力。

人們總有一種〝那有如何〞的想法,為什么罪惡感不起作用,這種效應描述人人從放縱后悔到更嚴重的放縱的惡性循環,你會責備自己告訴自己你會改變嗎?書中教會我們要用自我原諒自我諒解去打破〝那又如何〞。

我們為了避免壓力導致的意志力失效,需要找到能讓我們真正快樂的東西,不是虛假的承諾,也不是空洞的改變承諾。需要允許自己去做真正讓我們快樂的事,遠離那些與我們生活無關的壓力根源。

《活在當下的力量》

書中告訴我們,做一個〝觀察思考者〞而不是思考者。從思考中解放出來的開始,就是認識的你不是一個思考問題的實體。邁向開悟的關鍵一步是從對思維的認同中擺脫出來,思維永遠是說話的,情緒則始終真實。越接受當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從小我的思維中解脫出來,接納,然后去行動。

不為明日思量,人生自有安排。在當下的刀鋒邊緣上走路。

如果決定未來的是你在當下時刻的意識質量,那么決定你一時質量的東西又是什么?是你臨在的程度,所以真正能發生變化以及瓦解過去的唯一地方――當下。

思維力堅固剛毅,本體能量柔和謙讓。慈悲是你自己和眾生之間一種深深的連接。

書中告訴我們,臣服是一種順隨生命流動,而不逆流而上的簡單而又深刻的智慧。不臣服就會使形式上的小我的外殼更堅固,你周圍的世界人就會因你視為一種威脅,產生無意識的抗拒。臣服的狀態,你會清楚看到你需要做的事,然后采取行動,一次只做一件事,這是引發積極變化的關鍵所在。臣服不是改變現實,至少不是直接的改變,它改變的是你。

濃霧彌漫的夜晚,獨自在路上,但你有一個光線很強的手電筒,在濃霧中開辟了一條狹窄而明亮的空間。濃霧就是你的生活情境,它包含著過去和未來,手電就是你的意識臨在,明亮的空間就是你的當下時刻。

因為閱讀,我明白行動是改變一切的源泉。2016年四月起開始運動,到年底703.3公里的路程,運動成為好心情之始。

感謝2016,閱讀繼續分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