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稱:Cherry
聽課感受
1、遞弱代償
我的理解是:對于一個系統,當逐步演變進化,系統的生存能力就會下降,這時,系統會增加更多新的功能以應對生存的風險,保證系統能夠繼續存在。
這是一種做多的方式。老師講到“做多”不是一種好方法,做多的后果會使系統變重,從而導致生存能力下降,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做多,會進入惡性循環,使系統變得越來越重,最終走向毀滅。
在我身上的例子就是:我在接觸新的工作崗位后發現自己表達、思考、邏輯、學習等各方面能力都不行,開始出現焦慮,為了解決焦慮的問題,開始報各種課程,買了很多書,在學的過程中又發現其他人在很多能力方面比自己都厲害,于是又跟風報了更多的課程,買了更多的書,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慢慢發現,書越來越多看不完,課程越來越多學不完,能力提升也不大,于是就更加焦慮…這顯然就是做多的后果。
2、專注而開放
那么,上面提到的問題怎么解決呢?永澄老師提供的解決方法是專注+開放。專注于一個方面,潛心學習,打磨一項技能,積累這一方面的勢能,待這一技能提升后,講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總結,輸出、分享給其他人,這便是開放。通過開放自己,可能是使自己的技能在更大的系統中去檢驗和應用,發現更多的問題,再往更高的層次去遞進。
專注而開放,讓我想起1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的番茄工作法。在15分鐘的工作時間內保持足夠的專注,最大效率的完成工作,但是由于專注很容易陷入局部而忽略系統整體,因此,在15分鐘結束番茄鐘響起后要立即停止,跳出當前的工作,使自己保持全局觀,能夠找準高價值的方向再持續專注。
3、遲鈍
一直認為遲鈍是個貶義詞,但古典老師在書中提到“遲鈍不是慢,是看到了更大的系統”,永澄老師也說“在一個資源很多,多重博弈的世界,緩慢反應的能力比敏捷有效的多,遲鈍比敏捷更加重要”。
最近恰好遇到一件因遲鈍而受益的事。一件很大的麻煩,本與我無關,但領導要找人解決就硬按在我身上。無法推托,我只能按單位要求去處理,期間遇到了我無法解決的困難,去找領導請示,領導給的答復是:我不知道怎么辦,你別來找我!不知大家遇到這樣的情況會什么反應?我站在那里,第一反應是這是本來跟我就沒關系,我也不管了。但我還是克制住了第一反應,我想到如果我對領導一甩身走了,以后我還怎么混下去。我跟領導說了句“好吧”就出來了。
回到辦公室,眼淚在打轉,坐下深吸幾口氣,我想,為什么會這樣?以后怎么辦?安靜了一會,我想,先走一步是一步。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溝通方式和思路去跟上級部門聯絡人溝通,跟第三方單位溝通,每一天都把事情的進展和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等寫郵件給各個相關人員。每天的郵件領導都不回復,但我能看到他都是第一時間看郵件。問題一層層解決,有一次領導竟打電話說上級部門表揚我了,慢慢地在微信群里也會回復幾句。雖然問題還沒最終解決,但我看到至少它在超著好的方面發展。我對領導的反應是比較遲鈍的,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所以沒有硬碰硬,也沒有給領導找麻煩,后面只是盡最大能力解決問題,反而得到了較好的結果。
回答問題
你為人處事的原則是什么?
我為人處世的原則是“簡單、透明”:
愿意敞開心扉對待周圍的人,不會算計別人,也不會記別人的仇;
自己收集的資料分享給同事,知道的信息也會提醒同事們注意;
當面、背后一樣,不會撒謊,是什么說什么;
事情發生的經過會當面跟同事溝通,我的想法及當時的情況說清楚,解決問題避免誤會;
發給上級領導的文件同時抄送給相關同事,大家都了解事情的經過和結果,盡量使事情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