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培訓生項目怎么玩?(上)》(點擊訪問),我們幫大偉捋了捋管培生們經歷的“選拔、培訓、培養、定崗”四個階段的后兩個階段,今天我們來聊聊“培訓”階段)
大偉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完了杯子里的水,“石頭,咱們剛才聊清楚了,定崗這事不是最后才定,應當選拔之前就有眉目了,就算不是明確崗位,那也得是相對方向的明確。培養這關我也知道了,輪崗不是泛泛輪,什么方向瞎跑,并且導師不是能一般員工,得是管培訓定崗之后可能的上級。那這培訓呢?”
“記得你剛才說過,你們都是先集中學習一周企業文化和制度,人力資源部主講,然后就進入輪崗了,對吧?”
“是。你的意思是人力資源部主講不夠?他們可能忙不過來,或是沒有業務部門領導來講壓得住場子?”
“壓場子這事未必,畢竟管培生也算是應屆生,他們對領導的體會不算深。你想咱們兩剛工作那會兒,看到老員工就覺得人家挺強的,所以人力資源部來講課,不存在太大的壓場子的問題。問題是這種模式不對。”
“模式不對?”大偉一頭霧水。
“嗯。你想想,企業文化講什么?講企業價值觀?講發展歷程?講上墻的口號?”
“那講啥?”
“先不說講啥,這么講你喜歡聽么?你覺得對管培生他們有什么幫助?”
“了解企業唄!不過說實話,我自己也不喜歡這么聽,跟洗腦似得……”
“所以問題在這里。了解企業有很多方式,老老實實聽課是一種,如果只是基本知識,看宣傳材料也就能明白了。真正要說企業文化,還得是身體力行去體會,聽是聽不進去的。”
“那怎么身體力行?”
“首先,企業文化是什么?嚴格來說不是制度政策和口號,其實就是你們公司平時做事看事的風格,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兒是值得肯定的,什么事兒習慣怎么做。這種東西教的話,只有兩種,一是學游泳,二是看電影。”
大偉若有所思,“游泳?看電影?”
“游泳就是體驗。管培生在企業里面學做事,就跟沒下過水的旱鴨子一樣,連水是什么觸感、進入水之后有什么壓力、水流可能有哪些變化、水流變化之后對自己會有哪些影響,一概不知,這種情況下再認真學、認真教,也是效果有限,反而不如給他們做基本講解之后,盡快投入到輪崗中——這等于讓他們下水了,當然剛輪崗時肯定是有事情做但是相對影響后果不會很重的崗位,就像是淺水區。但是下水了不是就完了,一方面要設定第一周、第二周乃至第幾個月時分別要體驗的工作事項,逐步深入,并且定期召集集中一次——比如每周,對這一階段要完成的工作事項作總結,幫大家理清脈絡的同時,也能讓他們互相談談心得體會,這樣就能更好的把企業文化傳遞過去,不是停留在他們的筆記本里,而是停留在他們的行為中,保證與公司日常企業文化的融入一致。”
“哎!還真是這樣!”
“接下來說看電影。你看大家很多人都對美國文化的`自由、獨立、拼搏就有機會`很感興趣,但是這是美國政府天天在各國家刷標語刷出來的么?不是吧?那他們怎么做文化輸出的呢?“
“好萊塢唄!我明白了,企業文化不僅僅是專門的老師千篇一律的講,最好是經歷過一些代表事件的老員工現身說法,這樣管培生們覺得故事感強,也容易有代入感,對企業文化的體會會更深刻。——但是這些老員工表達技巧沒有專門講師強啊!要給他們做TTT培訓么?”
“如果能把故事說清楚,就不要做TTT,如果表達非常欠缺又不找到別的當事人,就可以稍微做一些TTT,只需要把事情關鍵點還原出來就行,不需要講的專業,越專業越像是排練出來的,管培生們聽著就越覺得是編造的故事,畢竟他們也見多了演講了。反而不怎么專業的技巧,只要事情是真實的,講出來也不失真,略微笨拙點或者生疏點的演講技巧,反而大家會覺得這是真的哎!更加有效果!”
大偉摸了摸下巴,“原來光是企業文化培訓這一段就有這么多門道。光干巴巴講還不夠,用學游泳的體驗方式讓管培生不僅在腦子里更是在行動里融進去企業文化,用老員工現身的方式讓管培生從故事里自我總結企業文化。這樣他們能真正接受企業文化,輪崗階段做事情也就容易和老員工合拍,后續培養和定級也就更有把握了!”
“是這么回事,所以現身的時候真人現場是最好,如果成本太高就是錄成采訪類的錄像也勉強可以,但是少化妝少套路,盡可能自然就好”
“曉得了~那選拔階段要注意什么呢?”
“一次別吃太飽,先吸收吸收,咱們下周一繼續聊選拔,并且給這四個階段總個結~”
————我是分割線————
哈哈,給大家這么多天單圖版之后,故事版又回來啦~
前幾天是考慮大家剛上班回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大篇的文字版可能會太干澀吃起來花精神,所以圖片版多一些。今天也在這里做個小調研:
A、故事版比較細致,我更想看故事版~
B、圖片版比較簡潔直接,我光喜歡圖片版~
C、都行都行,好吃啥都行~可以交錯著來
D、就是要累死石頭你!我們要圖片+故事!
直接在評論里回復對應字母就好~
謝謝大家的支持啦~
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提供更多交流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