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是認為爸媽“嫌棄”我了,因為到今年,就馬上要過30歲的生日了。也不知道為什么,還是沒能……我也內心深處有過特別恐慌,擔心自己就這么真的嫁不出去了。直到前天下午,哭了一下午,跟媽媽說出了這些年隱藏在自己內心的傷。
媽媽一句話讓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
我說:“可能今年還是很難把自己嫁出去啦”
媽媽說:“在媽媽下面多做一年女兒不好嗎?”
我說:“怕你跟爸成天為我擔心不是~”
……
媽媽隔天說,看著我小時候那個照片,好想抱抱那個小小的我。我承認,媽媽說這話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洶涌著的。媽媽說,你們那會兒都還小,那會兒家里也沒什么錢。我突然下意識的回到了小時候那個家給我的感受,在我的意識里,我們家從沒很窮過,雖然媽媽說,有弟弟那會兒,全家只有5000塊錢(這是后來才知道的)。我一直認為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我也足夠幸運,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爸爸是縣城自來水公司的職員,勤勤懇懇的工作,每年都能拿來優秀的證書(現在家里還有一摞),讓那個小小的我也是“虛榮”了一把,不過真心自豪!所以我自小也很是認真負責,大概是爸爸的身教。媽媽那會兒還在家,自己會做些小事情,會攬些在那個年代會有的活兒,縫紉編織袋啊,之類的。一個好像五分錢。也就是媽媽那會兒做這個時候,有一次妹妹想吃甘蔗,小小的我給她切,給左手食指差點切了下來,后面是縫了六針。那是在正月里,趕上我們家正月古廟會,爸爸正好出會去了,媽媽抱著我,我能感受到她渾身顫抖,她拿東西裹著我的手,鄰居知如大爺騎著28杠自行車,加速帶我去了醫院。媽媽說那會兒深刻感受到了,遠親不如近鄰,后來經常會跟我們說起。也是爸媽為人樸實,常記著旁人的好,胡同鄰里關系一直很好。后面的印象里,奶奶有因為這事兒埋怨過媽媽,說媽媽沒帶好8歲的我。現在想想,我骨子里的好強大致也是源于我的母親吧,她在家閑不住才攬一些小的活兒。想想那會兒的那個她也才是我現在這個年齡呀,想想她也是會手工刺繡的,想想當時的她也是有自己的理想的。后來媽媽告訴我說,那會兒她特別想在大棚(當時挺繁華的一個衣帽市場)擺個賣鞋子的小攤位。因為當時沒錢作罷。可能是后來計劃生育嚴,媽媽生弟弟那會兒藏在了一個親戚那里,我和妹妹住進了奶奶家里。可能在一個小孩兒內心深處有媽媽在身邊總是會踏實些的吧,盡管我的奶奶一向是很偏愛我的,可能是我沒有姑姑的緣故,奶奶只有我爸爸和叔叔兩個兒子,所以自我出生就對我很寵溺。
我承認,從那會兒開始,我就覺得,一家人酸甜苦辣的在一起便是幸福了!但是現在看來,實則是父母長輩們為這個家付出著,承擔著,犧牲著才有了我們肆無忌憚的童年。
小王子告訴我們愛是責任,愛是承擔。常常口口聲聲說著愛他們,真的做到讓他們安心了嗎?內心深處對一個人的好,是真心實意讓他感受到了溫暖嗎?還是徒增他人的負擔了呢?否則,怎么還會計較得失了呢?原來,這些年,真的是太多關注了自己,過多關注了自己的感受!總以為自己的傷是最痛的,家人應該體諒,朋友會給予慰藉……自身是冰,又怎能溫暖別人,給予陽光?想起了那個剛剛走出縣城,走到大學,意氣風發,常常會用自己的光照亮別人的自己!那會兒有人在宿舍說,你看你們三班的活動是最多的,作為三班團支書,作為互動發起者,組織者,內心滿是自豪的,因為這每場活動都有我的真心付出,喜歡三班他們每個人臉上的笑。不管是辯論會,還是冬至包餃子,或者是茶話會中各種小游戲時候……最近的閉關,讓我恍然意識到那個小女孩的初心,那個入黨宣誓時的自己,看到了同齡人的奉獻,我承認,我也被深深觸動了,相比之下我所經歷的這些又算什么!幾天的陰霾一掃而空,我知道,我可以做很多,愛家人,愛朋友們,甚至比以前更加熱愛生活!雖然受過傷的心往往不大敢傾心付出。但是不忘初心,才是生命本色,不是嗎?在家時候也可以做很多事兒,雖然沒機會上前線,但是不給前線他們添麻煩的同時,把工作在家做好的同時,還可以很好的陪伴父母,畢竟自從大學畢業后,就沒有時間好好靜下心來陪伴他們。
媽媽那天說,不知道你們為啥喜歡出去旅游,她今年和大姨一起,跟他們健步團的朋友去了一趟廈門,感覺很累啊,也沒啥特別的。她說這話時候,我很心疼,因為我知道那種低質量的“游玩”,只是去了一個地方,還會有推銷各種產品的團購會(平時省吃儉用的她竟也花了不菲的價格,被買了幾套床上用品,還美滋滋,因為說是質量特別好,說是給我還有妹妹結婚時候用)。好想帶他們一起去旅行,精心為他們安排好行程,做他們貼心的小向導,不用他們擔心任何事情。之前也有說過,他們總會說,先把你跟你妹事情安頓好了再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等到春暖花開,就帶你們出去吧。
最后想說的是,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所以,怕什么呢,不忘初心,勇敢走就對了。加油,每一個人!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