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唐胞苷
今年6月底,我參加完學校舉行的“2017屆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后,寫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這些年的那些人”(這些年的那些人 )。
信中,我感謝了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還有一直關心我的朋友們,我深知,正是他們的關心和鼓勵,我才能走到今天。
今天,我還想說說和我一起戰(zhàn)斗的另一些人。
1.
病房中的病友,就是一起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
病友之間的鼓勵和關心在很多時候,會比其他人管用,因為“過來人”的經驗更具有說服力。
記得有一次,病房中的一個初發(fā)病友,因為沒有經歷過這里的“嚴酷刑法”,細胞低時引起高燒,高燒又引起渾身發(fā)抖,家屬見狀,緊張的不得了,病友也有點慌了。
這時,一個“資歷老”的病友過來,安慰她說“不要怕,這是正常的,我也經常高燒,也會渾身發(fā)抖,沒事,一會兒就會好了,這是必經階段”。聽到這樣的話,發(fā)燒的病友心定了很多,家屬也沒那么著急了,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卻起到了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
其實,病友的一句“我也是這樣的”“我也經常……”這樣話,會給病友很大的安慰是因為她知道,“有人和我一樣,我不是特例,她現(xiàn)在很好,我也會沒事”,這樣的積極心理暗示會使病友放松很多。
有時,我們病友之間還會相互“傳授經驗”,比如,哪個醫(yī)生做骨穿和腰穿不疼,哪個醫(yī)生的手法不好;哪種藥會讓人惡心,哪種藥人會舒服些;哪種情況不用擔心,是正常的,哪種癥狀需要注意。
我們這些“久病成醫(yī)”的病友,都會把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分享給那些初發(fā)的病人和家屬,因此,病房中的我們就像一家人,互相照顧和幫助都是常事兒,這也是無情疾病過后,帶給我們這些人的溫暖。
2.
病房中除了病友,醫(yī)護人員也在和我們并肩作戰(zhàn)。
醫(yī)護人員雖說是職責所在,但他們的心對于我們病人來說,是帶著溫度和愛意的。因為我們所在的病房比較特殊,整個病房都是癌癥病人,所以,醫(yī)護人員,特別是護士,她們給予我們更多的是關心和鼓勵,不像其他科室的很多護士那樣,冷面相對(可能有些絕對化)。
她們對我們就像朋友一樣。
有一次,我們的一個病友做腰穿,因為需要半個小時的側身躺著,還要用雙手抱著膝蓋蜷縮,人會很累,如果不順利,還要這個姿勢更久一些。我們這個病友,本身因為疾病原因腿部已經疼痛難耐,這樣的姿勢久躺,她更是難受至極。
家屬又不能在里面陪同(無菌操作),我們病房的一個護士就說,“我等會兒會一直陪著你的,你就放心哈”。
后來,這個護士一直陪著我們這個病友做好腰穿,期間一直安慰她,幫她扣緊雙腿。結束后,病友說謝謝那個護士,護士說“你們對我們也很好啊,不要客氣,我們是朋友嘛”。
一句“我們是朋友”讓我非常感動,因為對于護士,我們只是病人,整理被辱、掛好鹽水等工作是她們的工作范圍,這樣的輔助工作,不是她們的職責。
因此,我們病房里的病友都說,血液科的醫(yī)生和護士人真好。
3.
有一次,我在住院化療,當時用藥后,血小板已經跌倒1了(正常人的指標是101-320),急需輸血小板,但預約的血小板都過去了近一周,還沒到。
那天,正好是院長查房,查到我時,她說,“我們幫你想想辦法吧,這血小板太低了”,然后,馬上讓下面的小醫(yī)生去打電話聯(lián)系血庫,看看我的預約血小板情況。結果,第二天,我就輸上了。
其實,醫(yī)生對我們這樣的病人都很照顧,能幫忙的都愿意去幫,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都是老病人,會“日久生情”;另一方面因為職責使然,看到我們都能健康,醫(yī)生也很有成就感。
因此,血液科的醫(yī)生,在我們病友看來,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有時,我們私低下也會詢問有沒有哪個病人送過紅包——這個公開的秘密行為,這4年多,我沒聽說過。
還記得有一次,當時我一個人在住院,白天阿廉上班,因為肺部感染我需要做個肺部CT,又因為我血小板低不宜走路去,最好坐輪椅,但我身邊有沒人幫我推,那個查房醫(yī)生就說,“你等下,我?guī)湍阏覀€實習醫(yī)生,推你過去”。這些看似“舉手之勞”的幫助,給了我們病人很多溫暖,因為這些,不是醫(yī)生職責,可以選擇不做。
如今的醫(yī)患矛盾非常普遍,但這4年多的治療過程,我對醫(yī)生有了不同的理解,亦或可以說是更深的了解,我看到了醫(yī)護人員的另一面:充滿關愛和善意的一面,更看到了他們不容易,因為更多的醫(yī)生在全力治病救人。
而這也讓我們病人感受到,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4.
“另一些人”除了病友和醫(yī)護人員外,還有一些我們很少見到的人——家屬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們。
一個病友的老公因要照顧老婆,只能請假,但單位領導聽說這種情況后,告訴他,“如果你老婆住院,你就不要來上班了,一心照顧她就好,工資照發(fā)”。
還有一位病友的女兒,媽媽住院期間,領導特批,可以搞“特殊”:提前下班到醫(yī)院照看媽媽、和醫(yī)生商量治療的相關事宜、辦理住院和出院手續(xù)等工作。
還有阿廉,他也是公司的“特例”,可以提前下班,正是這樣的特例,阿廉可以在我住院期間早點到醫(yī)院陪我吃晚飯,可以在我出院回家的前幾天幫我買菜燒飯,也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我身上。
有工作的病人家屬,正是有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他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家里的病人,這樣的支持正是人間“大愛”的展現(xiàn)。
因為這樣的“愛”是站在你的角度,真心為你著想;這樣的好,是沒有任何利益要求,不圖回報的好,貼心的好。
5.
其實,那些和我們一起戰(zhàn)斗的人,還可以有更多。
你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人。
比如,坐地鐵時,你可以給我們一個善意的微笑,請不要像躲瘟疫一樣躲我們,我們不傳染,不可怕。
有一次,我出院乘地鐵回家,剛好有個位子,我就坐下了。旁邊一乘客上下打量我一番,見我戴個帽子(頭發(fā)沒了)和口罩,估計猜出我是病人,在我坐下時,立刻起身離開,
理發(fā)時,你可以給我們行個方便,請不要拒絕我們的理發(fā)要求,我們給錢,不要怕。
一病友和我說,快過年了,想理理頭發(fā),因為化療后的頭發(fā)會參差不齊,有的掉,有的沒掉,稀稀拉拉長出來,看著很不舒服,她想干脆都剃掉算了。沒想到,到了理發(fā)店,直接被拒絕,人家說不做她的生意,估計是忌諱她是病人,可能覺得這樣的人到店里倒霉。
在路上,你可以對我們“視而不見”,請不要一直盯著我們看,我們不是怪物。
我的一個病友,夏天不喜歡戴帽子,不像我們其他病人,要么戴個假發(fā),要么戴頂帽子,她喜歡光頭,說涼快。在大街上,她就光頭帶著女兒到處逛,見到她的人大多會盯著看,回頭率倒很高,但是長時間地看著,總會讓人不舒服。
其實,你們的一個微笑會給予我們溫暖,你們的尊重會讓我們感受到被認可;你們的一個善意舉動會帶給我們莫大的鼓勵。
“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有你,有他,還有大家。
這是《一個“白血”公主的真實故事》系列之二十二:“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相關鏈接:
本節(jié)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