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昨晚上在入睡前,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出很多具象:
夢到自己實現了夢想,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去到很多國家旅行,結識了很多人。
掌握了學習多年的英語,能夠和外國友人順暢的交流。
有個可以相互扶持的溫柔妻子,有一個長得肉嘟嘟可愛的小孩(冥想里還看不出是男孩還是女孩)。
冥想里自己雖然年紀不小,但身材鍛煉的很好,有腹肌,體重成功減掉30斤,整個人很精神,短發(fā)。
說來可笑,我?guī)缀醣贿@樣的冥想驚醒,笑自己這么美好的想法。
可又轉念一想,怎么就不能實現呢?
我記得羅振宇在邏輯思維里曾說過一句話:人說到底,是由意念產生的。
我理解為,只要敢去想,我就能成為任何我想成為的人。
而翻閱歷史,秦王漢武,東漢三國,很多草根的人生都是如編劇般一樣逆襲。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也許他們早就有這樣的雄心壯志,相信自己會是那個獨一無二的王者。
可能你會說,這世上那個人不曾想自己是出類拔萃的,站在人群之巔,但離想到和做到之間還有一個念頭的差距,那就是你有沒有完完全全的相信自己可以。
這一點上的差距是巨大的,為什么有些人中途放棄,因為他的自信撐不起完整的馬拉松旅程,是他自己放棄的,而不是困難讓他放棄了,實際上,所有人能到達的終點的旅程,都不是沿途的困難能阻止你的,你放棄的只是那個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念頭。
我現在有慢慢有些理解,為什么有些人說,別太精明,要試著做個傻瓜。
為什么?因為精明的人總會在半路想要找出更好的捷徑,給自己創(chuàng)造這樣的理由中途放棄,而“傻瓜”不這樣,他認準一個目標,不論如何都要到達,任憑那些聰明在半途而廢的嘲笑著這些“傻瓜”的背影。
也許三天看不到自己的任何改變,如果是三個月,三年,甚至是三十呢?
“傻瓜”和“聰明人”的差距將是天壤之別。
想起動漫火影忍者里的鳴人,論天賦,鳴人幾乎在所有人里墊底,但它就是相信自己是能夠成為火影的男人,盡管無數次失敗和嘲笑,從未動搖,結局大家都知道,他最終實現,即使換做現實,我也堅信,一個人能克服如此多的磨難仍能夠信心十足的奔向夢想,沒有什么是實現不了的。
抱歉,我似乎又在說雞湯,還是曾經被很多人煮過的老湯。
但這一切之于我的意義在于,我敢去想一個美好的未來了,這是我曾經不敢做的事,因為我始終從心底里認為那做不到,即使嘴上說我要怎樣怎樣,但內心,在話剛說出口后就開始打上問號和疑惑,這么想算不算吹牛,因為好像我自己都沒信心能做到。
想想過去,我曾多少次這樣的欺騙自己,不敢真實的面對自己的疑惑,得過且過的生活,活的越發(fā)不真實,最后連自己都快不認得。
在昨晚上冥想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嘴角揚起的微笑,那是打心眼里相信,是發(fā)自內心的呼喊,我想做到,我要做到,我能做到!
我欣喜的地方在于,隨著年齡增長,我沒有讓社會抹殺掉僅存的那點意志,反而讓它生根發(fā)芽,破土而出,并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像是曾經廢棄在一旁的自行車,雖然破舊的落滿灰塵,擦亮它,重新上路,就沒有到達不了的地方。
這夢想會實現嗎?一定會,如同向死而生,我們都在或急或緩的走向它,何不拼盡全力在這一路長成自己期望的模樣,不留遺憾,也絕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