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50人,為什么就你忘帶作業?”乍一聽,這句話好像很有道理,但總感覺怪怪的,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從邏輯上說不通啊!小熊今天圖解《簡單的邏輯學》,希望能教大家用邏輯的思維去拆穿那些“神邏輯”~
一、主觀事實還是客觀現實?
要去分析一句話,你首先要判斷這句話是主觀事實還是客觀現實。比如這么一句話:“你那么有錢,為什么不借我一點?”這句話很明顯,其依據可能是借錢給別人的都是有錢的,是主觀事實。主觀事實可真可假。比如我堅信小人國存在,這也是主觀事實。那什么才是客觀現實呢?比如我說桌上有個水杯,我確實看到的。那么就是客觀現實。
簡單地說,判斷一個邏輯是否正確,先看這是在描述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抑或僅僅是在陳訴他的觀點。
二、建立一個正確的論證
一個完整的論證,一定包含兩個部分:前提、結論。就比如最開始說的:“全班50人,為什么就你忘帶作業?”這句話的前提是班上49個人都帶了作業,所以結論是你也必須帶了作業。從邏輯上分析,這兩句話之間有聯系嗎?其他人帶沒帶作業是影響你是否帶作業的因素嗎?因為前提和結論相互矛盾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說“我是年輕人,我敢蹦極(前提)。那么所有的年輕人都敢蹦極(結論)”這就是犯了特稱(我)不能包含全稱(所有年輕人)的矛盾。
如果你覺得某個邏輯似乎有問題,那么找出他的前提和結論。看看兩者之間有沒有問題?
三、神邏輯的支撐——感情
為什么那些神邏輯我們明明感覺怪怪的,但很難反駁?因為這些邏輯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舉幾個這種人常用的“招式”。
1. 對人不對事。向公眾傳達關于對手的與論證無關的信息,以此來達到擊敗對手的目的。
2. 用傳統壓制。“以前的事情都是這樣處理”的事實并不能成為強制后來者遵循老辦法的充足理由。
3. 民主謬誤。如果社會上大多數人認為白就是黑,黑就是白,這個社會就是黑白不分的。
4. 濫用專家意見。這種做法本質上就是說:“不要問任何問題,按照我們的話去做。”
5. 以出身論英雄。知道某個論證者的論證一般都是錯的,于是認定出于這個論證者的所有論證都是錯的。這并不必然成立。
6. 以淚掩過。通過博取聽眾同情的方式來達到同一個目的。
簡而言之,所有的神邏輯都是用情感推倒理性。站在邏輯的角度上,你可以明確指出,你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四、邏輯的語言是怎樣的?
合乎邏輯是為了探尋真相。論證不是為了爭吵。在邏輯論證中,我們能做的是永遠不要直接調動人的情感。那么怎樣才是合乎邏輯的語言呢?書中告訴了我們幾個有效溝通的原則。小熊簡單歸納了一下:
想要做到有效溝通,我們可以嘗試將對方當成一個小朋友。用最簡單直白、最不費腦的語言,在符合真相的前提下,不帶感情得去論證。
因此,如果你說的話還需要對方去思考理解,那就不是“有效溝通”。
看完這本書才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很多邏輯上的錯誤。為什么會有邏輯學,就是為了幫助人類更好的探尋真相。學點簡單的邏輯知識,也是為了之后不犯因為邏輯而導致的錯誤。
作者介紹:
熊家先,全國唯一本科創業專業在讀學生。在通往職業經理人的路上摸爬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