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為進
? ? ? ? 【幼犬效應】,原本沒有打算養狗,但是撫摸了之后就對它心生憐愛,于是也想養一只。類似于商家的免費試用,試用結束就得歸還或者進行購買。一般擁有之后體會到快樂,就很難割舍,從而會下手去購買。
? ? ? ? ?說到已退為進的例子,我想了《奇葩說》里的肖驍。某期節目,肖驍說有天他跟他朋友發了條短信,說想出國留學。他朋友什么也沒說,直接發了兩張最新款的包包鏈接,肖驍說看到了包包的價格之后就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我當時看的時候笑了好久,對于想穿一萬二的T恤的肖驍來說,留學的確是個遙遠的夢想。當時就覺得他朋友真的好聰明,沒有直接與他產生正面對答,而是以退為進,攻擊要害。
? ? ? ? ? 對于生活中的我們也一樣,在與人產生分歧時,不要一味生硬的塞給對方自己的想法,而是要以一種迂回的態度,問:“我覺得這樣挺好的,你覺得呢?”“聽說那里很不錯,要不要去試試?”給對方一個心理緩沖過程,也許對方更容易接受。
化敵為友
? ? ? ? 去動物園玩,好像大部分人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就是投喂吧。站在籠子外面,拿著零食伸進籠子里,看著猴子或羊駝吃著香蕉或草,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滿足感,如果這個時候被投喂的動物再對你招手或搖晃尾巴以示感謝,這時候心理的滿足感好像就會更深一層。人與動物的關系很像幫助者與被幫助者的關系,一個弱勢,一個強勢,所以對方向我示弱,我心里有一種成就感,他在認可我,他在依賴我。
? ? ?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主動向別人求助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但是需要避免的是:
一、盡量不給別人造成麻煩
二、盡量不要涉及金錢和利益
三、及時回報對方
反攻為守
? ? ? ? ?說是有兩家賣手抓餅的早餐鋪,顧客數量和服務質量都基本相同。但是每天結賬后發現一家收益總是高于另外一家。百般探究才發現,原來啊,效益好的那家做手抓餅的時候總是問:“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啊?”而另外一家則是問:“加不加雞蛋?”兩種不同的問法就將人的思維固定住了,是加雞蛋還是不加雞蛋?是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由此可見,當一件事進入我們大腦時,我們的思考思路一般是將原有的經驗或大腦的直觀感受去判斷衡量他,所以思考問題時要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看看有沒有不同的選擇。
? ? ? ? ?識破了【沉錨效應】我們就能很好的反攻為守。減肥時將餐具換小一號,合作任務時將截止日期提前。對賣家的報價都故作驚訝。我們知道錨的位置在哪里之后,不但能避免自己掉進陷阱里,還能不斷的干擾對方給我們拋進水里的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