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準備安歇了。先生突然說:“哎,市長質量獎,又要讓我上臺演講。感覺不太有信心啊,之前被打擊過。”
我說:“你看,你不懂演講精髓了吧?演講要……”我話還沒說完,就被他打斷了:“我知道,思維嘛!”
這廂,我立馬就被點著了火藥桶,噼里啪啦說了一通:“沒信心就是不懂得演講的要點啊。你要有核心觀點,但又不要直白說,然后又要穿插在始終,就是要提幾次你的中心觀點啦,再然后,還得要有趣,掌握一些技巧……巴拉巴拉”。他一直沉默著。——在吵架方面,他總是超不過我……我以為我贏了,然而……
去洗漱的檔系,我想到了最近在“行書”上學習的《關鍵對話》,立刻對自己進行了反思:
我剛剛有積極的目標嗎?我是否圍繞這個目標跟先生對話,是否實現了我的目標?——顯然,我剛剛就是為了逞一時之快,脫口而出爽快發泄,并沒有思考我的目標是什么,而對話的最終結果又如何?
關鍵對話的重要前提是,首先改變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痛苦是別人造成的”。
“一比”目標是否積極。積極目標如向他人學習、分享觀點與目的、解決矛盾和加強關系等。消極目的如教訓他人、顯示自己的權威、為錯誤找借口、推卸責任等。
四問:1,你希望為自己實現什么目標?2,你希望為對方實現什么目標?3,你希望為我們的關系實現什么目標?4,要實現這些目標怎么做?
回顧了以上“一比四問”后,我分析了自己剛剛的對話:首先,我的目標不是積極的,我只想著做一個教訓者,教別人做事。接著,我分析了自己的目標:肯定是希望他事業順利,芝麻開花節節高呀。這樣他好,我也好,家庭更好對不對?事業一帆風順了,自然錢財自來,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也就更強了。
關鍵對話,說什么?
說目標,定策略,一齊向共同的目標靠攏。
Kelven老師教我們的方法是:奧迪四步法。
第一步,相信并承諾。雙方愿意展開對話,一方承諾會繼續對話,直到有共同的目的為止。只要雙方都愿意,一定能找到共同的目標。一舉中的,說到對方心坎里去。比如原書中所說:“這樣行不通,你的團隊主張留在這里工作到完成任務,我的團隊想先回家,周末再來加班,我們干嗎不想想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案?”
第二步,識別真正目的。目的在于找到對方背后的真正目的。“星期六早上,你們為什么不想起來?讓我們累個半死,還要擔心安全和質量問題。你們為什么那么晚來?”
第三步,開發共同目的。如果明確了對方的目標而無法與自己的目標達成一致,那就創建一個共同目標。
第四步,構思和策略。一起尋找對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方案。
奧迪四步法環環相扣,都做到了,那將會暢通無阻。
注意到關鍵對話的核心問題后,我與先生重新展開了如下對話:
我:“剛剛你說有受到打擊?怎么回事?感受如何?”
他:“一年前同樣是這個場合,其他人準備的東西都不貼題,就我的比較靠譜。所以就在當天讓我臨時上去講。可是感覺并不好,一個案例都是編的,遭到下面的專家挑刺……”
我:“你一定想好好做這次的演講,以便于……從而……”——相信并承諾
他:“對的,這樣專家和單位領導都會覺得我很不錯,將來……”——識別真正目的
我:“是的,事業發展好了是很重要的。”——共同目標
我:“不要把上次的事情放在心上,忘記它。從現在開始準備……從而……一起縷個思路吧”
他:“這次我準備這樣……然后……”——尋找共同策略
不管是與家人,還是同事還是朋友之間,都有可能有意見不一的時候。學會“一比四問”,先找到自己的目標,再用“奧迪四步法”與對方溝通,尋找共同目標,找到一起解決的策略。
關鍵對話,還是要掌握住“關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