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紹一本書,美國科里·帕特森、約瑟夫·格雷尼、羅恩·麥克米蘭等人著的《關鍵對話》。這里所討論的所謂“關鍵對話”并不是指總統、國王、首相談論世界或國家高高在上的重大議題,而是與你我有關接地氣的對話,但既然被冠以“關鍵”二字,那就與普通對話有聯系又有所不同。當結果充滿風險、觀點差異、雙方情緒激烈時,普通對話就會升級為關鍵對話,比如:面對上司的性騷擾,選擇隱忍不發,對方卻得寸進尺;面對丈夫或妻子的疏遠,選擇冷戰方式應對,致使婚姻亮起了紅燈;請朋友還錢,朋友卻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發怒的言語使雙方關系惡化等等。當我們無法正確處理關鍵對話時,生活中所有重要方面都會受到不利影響,包括我們的事業、圈子、人際關系,甚至身體健康。
? ?這本書主要針對面對難以解決卻會對工作和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時刻”,闡述了如何與對方有效溝通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這些技巧實用而簡單,如能有效運用,常常可收到四兩撥千斤、“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 ?一、關鍵對話的特征
? ?關鍵對話有三個主要特征:一是高風險,處理不好會影響你與對方的關系;二是不同觀點,你與對方對待事物的看法有嚴重分歧;三是激烈情緒,雙方情緒失控甚至強烈爆發。
? ? 面對關鍵對話,我們有三種應對方式:一是逃避;二是敢于面對,但處理不當;三是敢于面對,處理得當。充滿諷刺意味的是,對話內容越關鍵,我們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就越差,很多時候都采用前兩種應對方式,造成許多本可避免的不良后果。第三種方式是我們需要采用并深刻探討的。
? ?二、關鍵對話的兩大基本原則
? ?從這本厚厚的書中抽絲剝繭,掌握關鍵對話的基本原則其實就是兩條:
? ? 第一條原則,明確對話目的。在激烈情緒影響下,我們往往會走向兩個極端:要么沉默不語,要么瘋狂發作(這兩種方式即為“傻瓜式選擇” ),完全忘記了本來說話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找到雙贏之道,偏離預定目標的對話是無法獲得滿意的溝通結果的。因此,當我們溝通的過程中產生分歧,出現情緒對抗時,首先要及時打住,審視并牢記對話的目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及時糾偏,讓談話始終不偏離大方向。這樣就獲得了關鍵對話的一半成功。
? ? 第二條原則,維持談話的安全感。在談話過程中始終注意維持安全感,讓對方在毫無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和你溝通。只要你能在對話中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考慮對方的感受,能夠時刻提醒自己:“沖動是魔鬼”,保持克制,三思而后言,讓談話始終處于“安全區”,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這一點和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所說的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中的部分原則有些相同。
? ? 三、掌握關鍵對話的過程
? (一)從心開始,確定目標
? ?對話的第一個原則:從“心”開始,即審視你的內心。面對棘手問題,關鍵對話高手是這樣關注目標的:
? ?1. 從我做起
? ?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自己。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改變錯誤的觀點,認為苦惱是他人導致的。解決雙方問題,只能從“自己”開始,在自我身上找原因。溝通要形成審視自我的原則。我是否有戰勝對方、懲罰對方、尋求安全港灣的想法?
? ?2. 關注你的真正目的
? ?明白通過對話獲得什么,要關注你的真實目的。溝通出現問題時,改變關注目標,尋找意義,控制你的身體,不要出現過激言語和行為。
? (1)發現自己即將陷入沉默或暴力狀態時,停止說話,冷靜思考你的動機。
? (2)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現在的行為顯示出我的動機是什么?”
? (3)明確你的真正目的,問自己:“我想為自己、他人和人際關系做些什么?”
? (4)最后,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真正的目的,我該怎么做?”
? ?3. 拒絕“傻瓜式選擇”
? ?避免關鍵對話中希望戰勝對方、懲罰對方或者尋求安全港灣。學會對比說明:闡明自己的真正目的,說明不想實現的目標,給自己提出更復雜的問題。
? (1)在分析行為目的時,留意在哪些情況下你會說服自己做出“傻瓜式選擇”。
? (2)留意你是否總是告訴自己必須在說實話和顧面子之間、在成與敗之間做出兩極化選擇。
? (3)利用對比說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選擇”的影響。
? (4)說出你希望的目的之后,明確你不希望實現的目的,然后開動腦筋尋找可以實現的健康方式。
? (二)注意觀察,營造安全氣氛
? ? 只有在安全的對話氣氛中,你才可以暢所欲言;缺乏安全氣氛時,會被蒙蔽雙眼,將你引入傻瓜式選擇----沉默或暴力。在關鍵對話過程中,人們很難準確意識到會發生什么情況。當對話充滿壓力時,我們做法往往適得其反,表現出長期形成的不正確壓力應對方式。
? ?1. 不正確的應對方式
? (1)沉默。包含任何有意拒絕觀點交流的行為,最常見的形式是掩飾、逃避和退縮。
? (2)言語暴力。包括試圖迫使、控制或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言語行為。
? ?2. 觀察內容
? ?要打破這種行為怪圈,你應學會觀察以下內容:(1)觀察對話內容和氣氛。(2)觀察對話在哪些情況難處理。(3)觀察對話安全問題。(4)觀察對方是否沉默或暴力應對。(5)觀察自己的錯誤應對方式何時會出現。
? ?必要的時候可進行壓力評估。如發現自己或對方在對話中出現異常,采取下面的措施營造安全氣氛。
? (三)保證安全,讓對方暢所欲言
? ?只要在關鍵對話中及時發現危機,暫時退出對話,營造安全氣氛,就可以隨心所欲討論問題了。
? ?1. 暫停對話
? ?當對方出現沉默或暴力應對時情況時,應當暫停對話,營造安全氣氛。安全感恢復后再繼續進行對話。
? ?2. 判斷哪種安全危機
? (1)共同目的。這是對話安全感的第一個條件,要讓對方感覺你們在對話中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的,要讓雙方感覺對方關心自己的目標、利益和價值。你需要問自己:對方是否覺得你在對話過程中關注他們的目的?是否認同你的對話動機?
? (2)互相尊重。它是談話的持續因素,人們在對話中感覺不受尊重,對話會噶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自尊的高度防御。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對話中對方是否感到你尊重他們?
? ? 3. 必要時向對方道歉。
? ?當你的做法破壞尊重感時,應向對方道歉。在道歉時,對于你的做法為對方帶來的麻煩或痛苦,你必須表示真誠的歉意。
? ? 4. 利用對比法消除對方的誤解。
? ?當對方誤解你的目的或意圖時,利用對比法消除誤會。先說明你不希望如何,然后說明想要怎樣。(1)打消對方認為你不尊重他們或抱有不軌企圖的誤解(否定部分);(2)確認你對他們的尊重,明確你的真實目的(肯定部分)。
? ?5. 提出共同目的
? ?當和對方目的不一致時,你必須同意和對方取得一致。利用四步法營造共同目的:(1)積極尋找共同目的;(2)識別策劃背后的目的;(3)開發共同目的;(4)和對方共同構思新策略。總之,就是找出對話中的共通點。
? (四)控制想法,在憤怒、恐懼或受傷時對話
? ?如果強烈情緒讓你在對話中陷入沉默或暴力,試試以下方法。
? ? 1. 行為方式回顧
? (1)關注你的行為表現。如果發現自己正在遠離對話,問問自己在干什么。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應對方式?
? (2)確定行為背后的感受。學會準確識別行為背后的情緒。導致這種行為的情緒感受是什么?
? ?(3) 分析想法背后的事實。形成這種想法的事實依據是什么?
? ? 2. 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聰明”式想法。
?(1)受害者想法----“這可不是我的錯!”這種想法會把我們變成無辜的受害者。
?(2)大反派想法----“這都是你造成的!”這種想法夸大自己的無辜。
? (3)無助者想法----“這事我也沒辦法!”這種想法認為自己無力做出積極努力。
? ? 總之,注意對話過程中采用雙重標準。
? ? 3. 改變主觀臆斷
? ? 了解錯誤想法后,就要設法消除這些思想,努力改變錯誤,構思正確想法。你應當詢問自己以下問題:
? (1)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2)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么會這么做?(3)我的真實目的是什么?(4)要實現這些目的我現在怎么做?
? (五)陳述觀點,循循善誘
? ?和對方討論討論棘手問題時,或感覺自己可能會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時,應采取綜合陳述法。
? ?(1)分享事實經過。從最少爭議、最少說服力的事實談起。
? (2)說出你的想法。說明你根據這些事實得出的結論。
? (3)征詢對方觀點。鼓勵對方說出他們看到的事實和產生的想法。
? (4)做出試探表述。承認這些結論只是你的想法,不假裝是事實。
? (5)鼓勵做出嘗試。創建安全感,鼓勵對方說出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
? (六)了解動機,幫助對方走出沉默或暴力
? ?要想鼓勵觀點的自由交流,幫對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的錯誤應對方式,你應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應在對話中表現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只有這樣才能恢復安全感。
? ? 1. 傾聽技巧
? ?采用四種有效傾聽技巧,從對方的行為中尋找潛在的動機:
? (1)詢問觀點。表明你很有興趣了解對方的看法。
? (2)確認感受。通過表示高度理解對方的感受增強安全感。
? (3)重新描述。當對方說出自己的看法時,你應當重述他們的表達,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觀點,且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想法。
? (4)主動引導。如果對方還是退縮遲疑,你應當“先發制人”,對他們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的猜測。
? ? 2. 分享觀點
? ?在和對方分享觀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1)贊同。在分享觀點時對他人表示贊同。
? (2)補充。如果對方的觀點有遺漏之處,贊同你們共享的部分,然后做出補充。
? (3)比較。當你們的觀點相差甚遠時,不要簡單地認為是對方的錯誤,而應當把你們的看法進行比較。
? (七)開始行動,把關鍵對話轉變成行動和結果
? ?要想把成功的關鍵對話轉變成優秀的決策和一致的行動,應當努力避免錯誤期望和不作為兩種陷阱。
? 1. 決定如何決策
? ?有權限分明、和權限不明的決策。
? ?(1)命令式。無須參與的決策方式。
? ?(2)顧問式。廣泛征集意見,由少數人的決策方式。
? (3)投票式。以支持率為基礎的決策方式。
? (4)共識式。人人都必須對最終結果表示的決策方式。
? ?2. 明確執行細節
? ?在決策執行環節,你必須明確行動人、行動目標和截止時間等要素,明確行為目標,設定檢查時間,記錄任務細節并進行檢查。最后,你應督促人們做出的承諾負責。
? ?四、案例分析
? ?文中共進行了性騷擾或其他騷擾問題、極度敏感的配偶、說話不算數、順從權威、破壞信任感、逃避重要問題、令人討厭的小動作、缺乏積極性、老調重彈、憤怒羔羊、無盡的借口、以下犯上、為失言感到后悔、麻煩而隱私的問題、文字游戲、意外連連、各種問題纏身的人等十七種案例分析。其實每種案例都程序都一樣,先陳述事件分析危險之處,再尋找解決方案。
? ?以性騷擾或其他騷擾問題為例說明:
? (1)分析危險之處。
? ?如果有人對你做出不當行為,程度不嚴重,不足以讓上司出面解決,當面提出問題會顯得反應過度。
? ?此類問題能夠以秘密的、尊重對方的、和堅定的態度與對方進行討論。絕大多數情況下問題會消失。
? (2)制定解決方案。
? ?首先,要改變先前的想法。如果你對這種錯誤長期容忍,應當坦率承認,把對方視為理智而正常的人。
? ?其次,當你對對方產生尊重之后,就可以展開對話了。應當尋找共同目的,用綜合陳述的方法說明自己觀點。
? ?“我去你的辦公室時,有時候你的眼睛會盯著我的身體一直看;坐在你旁邊時,有時候你會把手臂搭在我的椅背上。我不知道你是否有意這樣做,但這些做法讓我很不舒服,所以我想和你談談,你是怎么看這件事情的?”
? ?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前面所說所有的原則,讓自己和對方都處于安全氣氛中交流,如果能以秘密、尊重對方和堅決態度進行對話,此類問題一般可消失。如果對方行為過分,你可讓上司出面解決。
? ?五、總結
? ?以上啰嗦了一大堆,感覺自己都有點蒙圈了,其實在實際對話過程中,常常要迅速做出反應,快速做出回答,這需要對以上所說的原則和技巧做到靈活應用,熟能生巧。
? ?簡而言之,在對話中要注意觀察,對話發生分歧時,提醒自己正視對話目的,及時糾偏,營造安全感,讓自己和對方都處于安全氣氛中用心交流,不做沉默或暴力對抗的傻瓜選擇,使對話一直處于良性循環之中。其中對話過程中注意觀察和營造安全感是兩大法寶。
? ?總之,對不善于在“關鍵時刻”溝通處理好相關事宜的人(也包括我),應該認識到深刻改變自己的重要性,同時必須為此展開行動,學習每一個可以改善關鍵對話的機會,堅持下去,持之以恒,一定會在人際關系和行為表現方面有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