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1
拆頁一
理性決策有6個標準的步驟
1.識別和確定問題:當現狀和渴望的狀態存在差異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2.確認決策標準這一步能讓決策者分清在決策過程中什么是相關的、什么是重要的。這一步可以把決策者的興趣、價值觀念、目標和個人喜好納入決策過程。有趣的是,正是這個決策標準列表使在相似處境中的兩個人做出完全不同的決定,因為一個人認為重要的因素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并不如此。在理性的決策過程中,任問沒有在這一步列入的因素對決策者來說都是無關因素,因此對決策結果也沒有多大影響。
3.評估標準:因為每個標準的重要陛都不同,決策者需要評估上一步中確定的標準,為它們在決策中的更要性列出一個先后順序。
4.制定備選方案:這一步需要決策者制定可以解決問題的所有備選方案。
5.評估每一個備選方案備選方案確定之后,對每一個方案都要仔細地分析和評估。通過和步驟2中的標準進行對比,對每個方案進行評分。與評估后的標準進行比較之后,每個方案的優缺點就會一目了然。
6.選擇得分最高的方案最后,選擇得分最高的備選方案,決策過程到此結束。這也是最理想的選擇。
作業:1、請用理性決策的6個步驟,分析自己今年的一個重大決定,并填寫在下面的表單中。
問題:是否參加一個收費很貴的大課
備選方案一:參加
師資:8
需要:8
費用:0
時間:0
備選方案二:不參加
師資:0
需要:0
費用:8
時間:6
用兩個對立的指標來比較,比較難想通,還是很糾結。
作業2
拆頁二:
拖延癥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矛盾心理,如果一個方案在所有重要方面都要優于另一個方案,決策者就不會存在矛盾心理,做決定也會很簡單,然而由于每個方案都存在優缺點,人們經常會出現矛盾心理,讓做決定變得困難,他們因此推遲做決定,以尋找更好的資金信息或是備選方案。
除了矛盾心理,事情本身也可能是拖延癥的來源,我們經常會避開令自己不快的決定成任務。
作業:2、請回顧自己經歷過或見過的拖延事情,完成下面的填空題。
我見過或自己親身經歷過______________事情,拖延了______時間才決定,給我帶來了____________影響,這個事情屬于______________(矛盾心理or避開不愉快)
我親身經歷過(制定周計劃)事情,拖延了(一周)時間才決定,給我帶來了(計劃形同虛設)影響,這個事情屬于(矛盾心理)。
作業3
拆頁三
紐約市居民南希·西格爾買了一張芭蕾舞門票。在她準備出門的前一個小時,她覺得非常累,而且有點惡心。她不想走八個街區去林肯中心并在那里坐三個小時看演出。她真正想要做的是晚上蜷縮在沙發里看書,但她強迫自己去看芭蕾。她的解釋是:"我已經花了120美元買了門票,我不想浪費錢"。這時南希做出了一個不理智的決定。這個決定受到了沉沒成本的影響。如果南希理性的話,她就應該只根據未來的后果來做決定。她已經支付的票款不應影響她未來的決策。
作業:3、請回顧一下,自己經歷過的,見過的因為克服沉默成本而影響決定的案例。并寫出這個案例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是什么,以及如何能夠克服。
自己的案例:
我之前早上會參加一些打卡活動,打卡的機制是每天會有一個累積的積分,如果中斷的話積分會清零,我持續打卡了大概100多天。
漸漸的,我發現每天花時間去參加,其實并不會給自己帶來什么,而原因只是不想自己的積分被清零而已,每天做這種重復的動作讓自己也很煩躁,去參加的話完全就是一種慣性。
意識到這點之后,上周,我把所有的打卡都取消了,感覺,實在太爽啦,好像一下子丟掉了個很大包袱。
我的反思,這個體現出的是增量思維和存量思維的差別。在增量思維下,決策關注能獲得什么,而存量思維則關注不會失去什么,要多練習增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