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這個世界將是一片荒漠。高考是一段荒漠之路,需要看到綠洲。
女兒說:“媽媽,你以后不要給我買瓜子吃了,太浪費時間。”
其實給我她買瓜子,就是想讓她把時間浪費在休息上。
高三,女兒沒有買過一件衣服,也沒有跟同學出去玩過。所有的娛樂、愛好、走親訪友都成了浪費時間的事情。
有人說陪讀會毀了孩子,這要看你怎么陪。如果你把陪讀當成監督管控,那就是在增加孩子的焦慮,那樣確實可能毀了孩子。
好的陪讀,是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可以卸壓,喘口氣的生活環境,讓TA們不孤單,有助力。
女兒常常說:“媽媽,我真是太幸運了,高中你沒有讓我住校。”
剛上高中的時候,我還要求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早上起不來遲到了也不管……
我以為我是在對她進行“素質教育”。
當我真正了解女兒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況以后,我開始幫她洗衣服,幫她收拾房間,早上喊她起床。
我對她說:“媽媽幫你做這些是為了減輕你的學習壓力,讓你多一點休息時間。但你要知道,這不是媽媽的事,是你的事。”
女兒每次有事叫我都說“媽媽你能幫我干嘛嗎”,而不是“媽媽你給我干嘛”。
我幫她買衣服鞋子,幫她給同學買生日禮物,幫她抄寫多少遍的罰抄文字,幫她寫語文作業……
奶奶爺爺姥姥姥爺生日,我會提醒她打個電話過去。
有一次奶奶過來到學校給她送飯,女兒感動得寫到了作文里。
她自己的生日,我給她創意了一盒“費列羅蛋糕”,讓她帶到學校跟同學們分享。
沒有時間請同學們吃飯聚會,女兒還是收到一堆禮物。
每次下晚自習去學校接她,看到她跟同學站在學校門口說話,我都不忍叫她。
女兒說:“不敢跟同學多聊,沒有時間。”
有時候女兒會帶回來幾個蘋果或者一盒點心,說是閨蜜從老家帶回來的。我也會讓她帶些好吃的回贈閨蜜。
在高考這片荒漠里,除了親情友情這些綠洲的滋潤,還有一份美好的感情——愛情。
偶爾我會問她:“班上有談戀愛的嗎?”
說有。
問她:“有沒有追你的男生啊?”
說有。
“帥不帥啊?”
說一般。
我會跟她講自己當年遇到的男生追我的故事,告訴她這個年齡有男生追求是一件可以驕傲的事情。
女兒哈哈大笑,也說她的故事。
老師為了避免男女生早戀,座位是男生跟男生同桌,女生跟女生同桌。
老師上課喜歡開著教室門,有一次輪到女兒坐第一排,冬天的風吹進來吹得腿好冷。
班上一個男生,不知道從哪里拿來一個大紙盒子,拆開了把她的課桌三周空檔圍了一圈兒,用透明膠帶粘得緊緊的。
我哈哈大笑,問她這下還冷嗎?
女兒說不冷了,當時還有點感動,不過一下課就忘了。
我說你真是個沒良心的丫,這個熊孩子對你這么好。
女兒說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嘛。
我問那你喜歡什么樣的男生呢?是成績好的還是長得帥的?或者是會打球的?
女兒說喜歡穿襯衣的。
我笑她說:“你這叫以衣取人好吧,有機會我要告訴那個熊孩紙,讓他天天穿襯衣。”
還有一次,冬天下雪。女兒晚自習回來指著樓下一個雪人說:“媽媽你知道這個雪人是誰堆的嗎?”
“難道是追你的那個熊孩子?”
女兒點頭:“昨天下晚自習他來堆的,說是用手堆的。”
我說堆這么大,還真是用心呢。他沒有在雪人身上寫幾個字什么的?你也沒吧啦吧啦雪堆找找情書?
女兒說我忙死了,哪有時間看這個雪人啊。
下雨,熊孩子會問帶傘了沒?把他自己的傘拿過來給她。另一個男生看到了大叫不公平,說剛找你要傘你說沒有。
熊孩子對那個男生說,就是不給你咋啦。
有時候熊孩子會把自己找的作業答案給女兒。我高興地對女兒說:“這個可以有,太給力了。”
女兒一翻白眼:“媽媽,你有拉我下水的嫌疑。”
我說有人這么關心愛護你,媽媽這是高興啊。
女兒說媽媽你放心,我是不會早戀的啦。我又不缺愛。
我說我根本都不擔心好吧,愛情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我為你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