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復習完了準備睡覺的時候,我發現專業群里面還有人在復習,已經十二點多了仍然在請教問題。我點進去看了一下,聊天的有幾個人直接說自己今晚不睡了,怕明天睡過頭。說實話當時看到這幾個人說不睡了我還是挺驚訝的,因為畢竟第二天就要考試了,居然還能夠不睡覺,這樣的話考試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困??戳藭喝豪锿瑢W的聊天記錄之后我也比較困了,剛準備關手機的時候,有個同學發了一個鏈接,標題叫做Uberman sleep。我很好奇地點進去看了一眼,大概的看了一眼感覺這篇文章講的東西很眼熟,不過那個時候也沒精力再繼續看了,就關手機睡覺了。
今天考完試之后我再次點開了那個鏈接,大致地看了一遍之后才明白過來為什么會覺得這么熟悉。在高中最后一年的時候我選擇了一門叫做Neuronscience的課,中文叫做腦神經學,就是學習人的大腦里面的各種神經元是怎么運作的,還有大腦的不同區域的不同作用是什么,等等。當初有一節課讓我印象挺深刻的,那節課主要講的是睡眠,通過那節課我了解到了我之前從來不知道的另一種睡眠模式,叫做達芬奇睡眠模式,英文里也叫Uberman sleep mode,就是那篇文章里講的睡眠方式。那個時候我了解到了達芬奇一天只需要睡兩個小時,而對于高中時一天要睡八個多小時的我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等于說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達芬奇可以用二十二個小時的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節省下來的六個小時相當于一天的四分之一,這確實是很厲害。
達芬奇睡眠模式主要是把睡眠分成六個時段,每個時段睡20分鐘,中間相隔四個小時。經過科學研究發現了這種模式確實有可取之處,而現在從這種模式里面也衍生出來了很多種其它的模式,其中比較適合大眾的模式就叫做Everyman sleep mode,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嘗試的。自從來到了荷蘭之后我的作息變得很亂,經常都是凌晨幾點鐘才睡,而且我現在感覺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所以在看到這個模式,并且又去看了一些已經adapt這個模式的人寫的感想之后也決定開始用這種睡眠模式。
最開始我打算用Everyman里面睡眠時間最長的模式,其中主要睡眠有4.5個小時,除此之外還有兩個20分鐘的小睡。最下面的圖片就是我根據自己的時間制定出來的,從今晚開始實行?,F在已經九點多一點了,所以寫完了這篇文章我就要去洗澡睡覺了。我打算花大概兩周的時間來適應這個睡眠模式,然后在第三周的時間漸漸調整到Everyman里面第二長的睡眠模式,主睡眠3小時,加上三個20分鐘的小睡,總共時間是4小時。不說了先到這了,我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