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晨讀感悟】《共贏》
最好的利己就是利他。人往往都是自私的,有時候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道義、背叛傷害他人,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人心盡失的地步。不要以為幫助他人就是吃虧,而能夠幫助他人是自己的運氣,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能學習到那是福氣。
1.主動利他。
一個賣棉被的,一個賣包子的。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同時住進了一家破廟。兩個人互不理會,一個吃飽了包子睡在廟里東南角,還冷著! 一個蓋上被子睡在了西北角,卻餓著! 兩個人心想:要是對方主動找我,我肯定和他合作。結果第二天早上,一個凍死了,一個餓死了!
沒有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先主動伸出友誼之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么多的朋友。
2.主動讓步。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個關于鄰居之間建房子卻不肯互相留出尺寸地方作為通道的故事。后來一家先主動讓了三尺地,另外一家因為此事深受感動,也主動讓了三尺地,最后兩家之間有了一條6尺寬的通道。
通過這個故事明白,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怎么都不肯讓步,最后只會鬧得雙方不愉快而非現在的共贏。
3. 主動吃虧。
吃虧也許是指物質上的損失,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你吃過虧幫助過的人,留下好印象,終有一天也許還會有合作的機會。吃虧可以爭取更多人愿意信任你,跟你合作。
從國家大事到生活瑣事,都是以利他去實現共贏,實現共同進步。若事事都要計較自己的利益,人類不會有文明的進步,國家不會有飛速的發展,實現共贏的開始就是要想著怎么主動去幫助他人,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才能促進共贏,共贏展現的是共同而非單一。有時候幫助他人就是等于幫助自己,最好的利己就是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