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中的人,不論在工作中生活中,還是在各種關系中,大到生意合作,小到每天共處的親人,如何實現共贏,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某個方面能力強的人,自己會做的很好,如果能把周圍關系處理好,實現共贏,就是如魚得水。
某個方面能力弱的人,自己做的一般,如果能把周圍關系處理好,實現共贏,一樣可以做到錦上添花。
以下這三步,是實現共贏路上非常重要的心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一、拆掉心里的那堵墻。防御是每個人天生的一種反應,防御之心會讓你的心里砌上一堵墻。這堵墻有時候會保護你,大多數時候會妨礙你的進步。所以,要想辦法拆掉心里的這堵墻。
1、照鏡子原理,是我經常用到的一個心法。你是怎樣的人,就決定了你如何去看待別人。放到解決問題上面,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認為這個問題無法解決,頭腦就會主動關閉思考的大門,導致很難打開思路去解決問題,最后困難自然也無法解決。
在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作為父母,本身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所以,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自我反思,通常都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
2、寬恕別人,就是拯救自己。當你面臨痛苦的時候,如果把責任都歸咎于對方,這會讓你暫時獲得內心的安穩,因為這樣你會減少自責。但是,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當你換個方式思考,選擇寬恕別人的時候,內心的大門就此敞開。寬恕別人,不是你的軟弱,恰是你內心的強大,才會讓你做出如此的選擇。當你的內心足夠包容,當你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受,當你做出寬恕別人的行為時,你已經獲得了成長。
改變眼界,讓自己成為那面閃亮的鏡子,懷著包容的心去寬恕這個世界的很多雞毛蒜皮,幸福感真的大大提升。
二、搭建心靈的橋梁。遇河架橋,搭建那個心靈之間的橋梁,建立你跟別人之間的鏈接,建立你跟這個世界的鏈接,到了那個時候,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有了生命的感受。
1、魅力法則,想要建立共贏的關系,你就要把自己的目光多放在別人的身上,讓對方感受到你想要建立連接的心聲。有人主動真誠的對你好,你通常是不會拒絕的。當你只有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的時候,你的收成是顯而易見的。當你放眼大地母親的時候,你能得到的回報是驚人的。
每當你想這樣做的時候,建議你想想自己的發心是否足夠真誠,如果你僅僅是為了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或者目的明確就是為了某種利益,那就還是放下這種念頭吧。修身養性,立志高遠,收獲永遠大于唯利是圖,目光短淺。
當你對這個世界有了一滴水的大愛,這個世界會回饋你一條河流,甚至海洋。
2、榔頭法則,在人際交往中,不要小題大做,過于糾結問題本身,而忽略了關系中,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家庭瑣事中,夫妻有分歧時很正常的,以前我會比較較真,只講真話,但是這樣真的不一定是最好,因為有時候真的很難聽。后來發現,關系中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話可以換個方式說,甚至帶一些幽默感,主動示弱,大部分情況都會及時化解,不會演變成矛盾。這樣下來,夫妻關系,親子關系都有了改善。
與你想建立鏈接的人主動建立聯系,主動示好,關注人的感受,這樣才能搭建心靈的橋梁。
三、主動通過橋梁,為雙方的關系投資,才能真正在關系中建立穩固的共贏模式。
1、助人就是助己的心態,會幫助你在利他的同時,獲得利己的能量,從而實現共贏。當你想要獲得支持時,首先就去支持他人,當你想要獲得愛和能量時,你就首先付出愛和能量。
你的每一份付出,別人都能感受得到,投桃報李,是自古以來的叢林法則。
2、哪怕只有1%的相似點,也要付出100%的力量去實現共贏。你努力的每一分,都會給你積累經驗,你拉近的每一分距離,都會讓你距離共贏更近一步。
分歧是常態,這并不影響共贏的發生。如何把1%擴大,擴大到足以打到共贏的程度,這是我們該思考努力的方向。
助人就是助己,全力以赴,是主動過橋的必要因素。
拆掉心墻,搭建心橋,主動過橋會幫助你實現共贏,但無論如何都要記得:接納世界的不同,寬恕他人,主動示好,助人助己,全力以赴,會幫助你在共贏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保持好的心態,是所有行為的前提,做人,才是根本。不要為了共贏而失去自我,變為追逐利益的機器,那樣,最終將會失去自我。
參考書目:《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