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滿三周歲后,將其送入幼兒園,是孩子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對于家長來說,同樣也是必經階段,那么,如何尋找一個好的幼兒園就成了關鍵。
在孩子人生剛起步的階段,能遇到一個認真對待孩子的老師,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大幸事,那么,怎樣看出幼兒園是是否良好,更有利于孩子成長?
蹲下來耐心說話,這是好老師的重要標準
家長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更多的是不放心。因為前三年孩子一直跟著父母,現在要送到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對于家長而言,各種擔心肯定難免。
其中,老師是否耐心對待孩子就很關鍵。
幼兒園小班每個班級一般都有20個以上的孩子,有些可能達到30多個。要讓兩個老師一個阿姨同時關注到這么多孩子,確實挺有難度的,能夠將這個難度降低的,只有耐心二字。
小孩子從小都被父母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關注著,到幼兒園就處于一種不怎么被關注的狀態,因為老師是在沒辦法同時兼顧這么多人。只能通過加強課堂紀律,讓小朋友們不說話,不要動等約束以便管理。但對于孩子來說,一下子進入這種不自由的狀態,就會產生不適應。有些孩子會出現哭泣、要回家之類的情況。
這個時候就很考驗老師的專業水準。
蹲下來說話,耐心看著孩子,這是檢查老師的重要標準。實質上,真正能耐性蹲下來看著孩子說話的老師,還真的不多。
老師能夠耐心的蹲下來,引導孩子說出心里的話,問問他為什么哭,是不是想媽媽啦?把孩子的負面情緒排除掉,這樣更有助于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我就曾見過一個班級,一個老師就在做教室的電腦旁,自己在做課件,然后很不耐煩的跟孩子說,不要走來走去,不許哭,我看著她連說了很多不。對于剛入園幾天的孩子,看到這樣“兇巴巴”的老師,無疑內心是恐慌的。
及時跟家長溝通反饋孩子的情況
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老師身上,我們都非常希望有一位負責人的老師。如果老師不告訴家長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長是沒辦法了解孩子的狀態,因為這么小的孩子,還說不出來或者表達不清楚。
孩子到幼兒園從不適應到適應,需要家長和老師的一起努力。老師如果不能及時反饋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長就無法了解孩子的狀態。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就會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家長,讓家長能夠了解孩子今天在校情況,特別是有些孩子到了幼兒園不肯吃飯不肯睡覺的情況,那么老師就要跟家長說,讓他早點給孩子睡覺,早點起床。老師要主動引導家長和學校之間加強互動。更好的掌握孩子的情況。
我們家長曾經聊到當地的一位老師,有位家長發微信問老師情況,老師說,你不要在課外時間問我,這不是我的工作時間,我不會回復的。這樣的回復卻是讓家長寒心。如果這位老師,真的覺得非工作時間要休息,那也可以次日回復,但這樣冷冰冰的回復,可想而知家長的失望。一個好的老師,就是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幼師這份工作的特點,就是決定了要耐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以及關注著孩子成長的家長。
看看園長的理念,親和力是否足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任何一個組織,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領頭人,到了幼兒園,園長就非常的關鍵。
我大兒子從中班開始轉到新的幼兒園,發現這里的幼兒園園長就非常有親和力,每個孩子都很喜歡。園長是剛從臺灣過來的,真的對孩子非常的好,也非常的親切。可以說,幼兒園的每個孩子,他基本都認識,因為每天早上,他都會在學校里等著孩子過來。每天笑瞇瞇的跟孩子打招呼。這位園長有著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也是孩子們眼里很親切的大姐姐,每次我都能看到孩子們看到園長都跑過去抱一下,我想這樣的狀態確實是非常好的,連園長都能跟孩子融合得這么親切,那么在他帶領下的老師們,理念肯定就更加的一致。
今天聊到判斷幼兒園是否優秀的標準,談了以上三個觀點,老師是否耐心、是否愿意跟家長溝通、園長是否對孩子有親和力,這是個人的見解,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一起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