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兒園時,園長說了這樣一句話:“家長們眼睛里只有一個孩子,而老師的眼睛里是全班的27個孩子。”家長雖然能理解老師,但是欠妥的溝通方式往往令家?;幼兊秒y堪。
孩子上幼兒園后,家長和老師打交道是一門學問!學會這些溝通技巧,和老師關系不好都難!
1、關鍵詞:老師批評孩子
問題
小孩已經上中班了,還是總說不去上學,說老師批評他,他在幼兒園確實比較好動,有時候老師說了他不聽就會批評他。其他小朋友都是很開心去上幼兒園,他總是悶悶不樂的。怎么和老師溝通好這個問題呢?
先和孩子溝通,了解原因,老師為什么會批評懲罰孩子?是事出有因,還是老師故意為難孩子要區分清楚。
和老師溝通時,不要直接說老師的問題,通過和老師交談分析孩子被批評的錯誤行為背后,有什么積極意圖,可能是孩子希望獲得更多關注等。找準原因后,家長可以建議老師,但一定不是要求老師做一些動作和改變??梢灾苯诱f出你的建議,表明家長也希望能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并對老師的教育給予一定的肯定和相信。 最后,家長要認識到,和老師溝通只是輔助的解決辦法,重要的是去擺平孩子的狀態,調整孩子的感受和心理。
2、關鍵詞:孩子受傷
問題
孩子剛入園有些不適應,有幾次回來身上有被抓傷的印子,剛開始我覺得問題不大,可能其他小朋友不小心弄到了,可才上了不到1個月的幼兒園,這種情況出現3、4次了。問了孩子,孩子也沒說怎么弄的。有和老師溝通一次,詢問了原因,老師也沒說什么,只說會多照顧下小朋友,但是后來小孩回來身上還是出現過抓傷。我怕我再問老師,老師會反感覺得家長不相信她,怎么和老師溝通會比較好呢?
如果孩子沒有說明情況,可能的原因是家長對孩子受傷的表現太過關切,嚇到孩子。在孩子心中這可能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而家長過度反應會讓孩子感覺到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孩子沒有說。家長可以嘗試用隨意一點的態度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愿意去講述發生了什么事情。
另外,在和老師溝通時,不用就這一個問題專門去問老師,那樣質問的意味太過明顯。可以關心一下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和老師聊聊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然后說一下,你發現最近孩子身上有抓傷的印子,問問老師知不知道情況。如果老師說不知道,家長可以請老師多關注下小孩,并表示感謝。
3、關鍵詞:老師回避溝通
問題
寶寶今年剛上幼兒園,一直是接送孩子放學的時候有和生活老師溝通的,主要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么樣啊這樣的問題,想和班主任聊一聊孩子其他方面的情況,但是每次微信或者電話找班主任,她都說很忙,沒說兩句就結束了,平時在家長群也就是發發通知,沒有其他的話了。老師是故意回避,不想溝通嗎?
這個問題的家長可能對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太敏感、太過關切了。家長一定要意識到,老師也是有自己的私人時間的。并且一個班級這么多孩子,如果每個家長都過分關心孩子,那老師的確沒時間和精力去向家長一一說明。
況且,生活老師已經與家長建立了比較好的溝通關系,如果家長關心的問題在生活老師這里可以得到解決,那就沒必要再去問班主任。家長需要衡量好,想要了解的問題是否是重要、關鍵并且是生活老師回答不了的問題。如果確實重要,可以正式去和班主任溝通。
如果凡事都要去找老師的話,一方面打擾到了老師的正常私生活,另一方面說實話老師真的會煩,并不是什么好事。
4、關鍵詞:教學溝通
問題
我家孩子今年中班后,開始有些手工作業了,我們班的家長好多都覺得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復雜了,比如讓家長和孩子廢物利用一起做一個玩偶,大部分都是我們家長完成的,孩子好像也沒什么參與度。想和老師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在家長群反應了老師一直沒回復,要打電話或者再當面溝通下么?
老師布置手工作業,是沒問題的,也是在鍛煉孩子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家長需要反思,是否是自己主動參與過多。家長可以給孩子建議、或者拿出一個分工合作的方案。具體操作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家長切忌不要代勞。
其次,家長容易過多參與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家長不夠有耐心去指導和幫助小孩完成手工作業,孩子磨蹭或者不會了,家長干脆自己來;另一個是家長也會要面子,是不是覺得孩子的作業做不好拿到學校比較丟人啊,如果有這種心理,家長自然就會自己上手。
布置這樣的手工作業,是好事,增加了親子互動時間也鍛煉了孩子的能力,所以家長不需要就這個問題和老師溝通。如果是孩子能力培養方面出了問題,可以尋求老師的建議。
5、關鍵詞:老師不喜歡孩子
問題
我家寶寶3歲5個月,今年上幼兒園。回來經常說老師不喜歡他,問他他就說叫老師,老師不理他。怎么和老師溝通這個問題呢?
這樣的問題,家長在溝通上要有一定的技巧,你可以這樣說:“老師,我們家孩子回來跟我說他特別喜歡你,特別喜歡上你的課和你一起玩,不過他今天有點傷心。因為他最近想找你說說話,你可能在忙沒時間顧及到他,他感覺有點傷心,感覺被冷落了?!边@樣說會讓老師樂于接受,也讓老師心里舒服很多。
在和孩子溝通時,首先要理解孩子失落的心情,和他共情。再問問孩子,為什么要去找老師,有什么事情嗎?如果你發現孩子大小事都要找老師的話,孩子可能是太過求關注了。這時,你可以引導孩子,告訴他,老師也要照顧其他小朋友,如果老師沒顧及到你,你可以做哪些事來緩解一下焦慮的心情。并且強調老師是喜歡他的,不是不理他就不喜歡他了。
6、關鍵詞:送不送禮
問題
老師,這個月的教師節,我們班有家長給老師送了禮物,但是我沒送,有點擔心以后小孩在學校不受重視。關于送禮這個老師您怎么看?
先了解一下,老師是什么類型和性格的老師。如果他看重這些,那就送,這樣至少老師不會在學校為難你的孩子。如果老師不是這樣的類型,并且也沒有這樣的送禮風氣,那送不送禮就要看家長的意愿。其實有時候老師并不看重這些,家長送禮反而會讓老師有壓力。
所以說送不送禮看人,想不想送看自己。
7、關鍵詞:家長群
問題
寶寶今年剛上幼兒園,老師經常在家長群@我說孩子的在幼兒園怎么怎么了,和老師說孩子的問題就單獨跟我說就好了,剛開始老師單獨跟我說了幾回,后來又直接在家長群說了。其他孩子她也直接在家長群說的,別的家長也沒說什么,但我覺得這樣很不好,怎么再委婉的告訴老師呢?
如果不是只發你家孩子,所有孩子都發了,那其實沒什么。家長感覺不舒服,很有可能是老師在群里發了孩子一些不好的,批評的事情。這樣的做法確實會讓孩子家長覺得沒面子。
我的建議是,既然已經和老師就這件事情溝通過了,并沒有太大效果,說明這個老師的性格是非常固執的,并且也養成了這樣的工作習慣。太多的溝通對老師可能作用并不大,反而會讓老師反感。可以在家長會或者老師收集家長建議的時候,再提出來看看情況如何,不建議單獨和老師去溝通。
改變他人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說我覺得家長要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感受。當你能夠去正視這一切,不在乎外在的眼光和評價的時,心里也會舒服多了。不要企圖控制外界讓你去舒服。真正讓你舒服的只有你自己去調整自己的心態。
8、關鍵詞:溝通頻率
問題
孩子8月份上的幼兒園,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什么和老師單獨溝通的。都是在微信群里群通知這樣。和老師溝通的頻率要多久一次呢?我也有點擔心溝通太少老師不重視孩子,太多又不知道和老師說什么,怕老師煩?
家長要注意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不一定是你溝通多了,老師就會重視孩子。老師重視不重視孩子取決于老師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如果老師本身是一個缺乏責任心和愛心的老師,溝通過多老師會很煩。當你發現老師是這樣一個人時,如果可以最好是換班或者換園。
至于溝通的頻率,取決于家長有什么樣的事情要跟老師要溝通。如果是一些瑣碎事情,就不要去說了。如果是孩子確實在家里或者幼兒園遇到了非常棘手的困難,需要老師配合,當然要找合適的機會向老師反映。要相信老師也能理解家長的心情,并且會照顧好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