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每天貓社推送的《晨讀》都會說明其素材來源。今天的素材來源是《學習之道》,說明今天的內容就是關于學習的。
第一個古印度人穿越大陸的例子說明人最好能適應環境,保持與環境的同頻;第二個打麻將的例子則說明心理素質的重要;比賽間隙的例子則說明宜緊宜松,保持彈性。
這三個例子說明:
1.學習上,你不能選擇環境,只能適應環境: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有理想的學習環境,你需要做的是適應環境:無干擾能學習,有干擾能學習,強干擾亦能學習。像我這樣的寶媽天天帶孩子,很少有成片的時間學習,可以趁孩子喂奶時學習,小憩時學習,學點是點,積腋成裘,水滴石穿;
2.學習上,要有不追求一時成敗的心理素質。《最強大腦》里12歲的醬油哥,最讓我這個中年人佩服的就是他的心理素質:比分落后的情況下,憑借超強的自信,最后關頭給予對手強有力的一擊,贏得漂亮。學習上,就要有這種不在乎一時成敗的心理,面對總是輸入而無法輸出的情況,靜下心來學習,總會有量變引起質變的一天;
3.學習安排不可過緊。人的精神就像彈簧,要時緊時松,保持彈性,才充滿活力。最近學習時間管理,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放空日——為自己設定一天什么事項也不安排,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把滿杯的水放空,成為新的“空杯”,這才是學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