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李忠秋老師的《結構思考力》。
【R】利用選題矩陣,包裝出一個簡單、準確、符合利益的主題。
【I】利用選題矩陣包裝主題
本頁書是全書第二章的“基于目標定主題”的確定主題部分。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如何確定具體的目標,旨在明確在什么條件下,受眾能夠做出某種程度的某種行為。
根據這些目標,這里就需要為同一個項目內的目標擬定一個主題,能夠將核心內容概括出來,并且進行包裝,讓它滿足三個原則:
關鍵詞
- 簡單
- 準確
- 利益
WHY:
- 它提供了一個思考問題的框架,將思維引導到更廣闊的空間。
- 針對某一個主題,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再局限。
- 在新媒體選題、工作匯報標題等方便,非常有用。
- 促進目標的達成。
套用一句李忠秋老師的話,“見證了一個能干的員工與一個有思想的員工的區別”。
HOW:
1、利用ABCD法為自己的整個框架確定目標,根據其中的不同側面,寫出不同的主題。
2、利用簡單、準確、利益三個維度去包裝每個選題。
3、再利用這三個角度衡量主題,新的靈感跑出來及時添加。
4、最終根據要使用的場合,選定主題。
5、從目標出發,最終確定這個主題是否能促進目標的完成。
*利益方面,可以根據不同的受眾又變出很多選題來,這一塊需要注意。
【A1】過去有經驗嗎?
我經常做新媒體選題,但是沒有這樣來衡量過。會抓住簡潔、利益、準確等方便來考慮,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做成一個矩陣,所有的標題有時候甚至是根據感覺來選擇。
選題在請同事幫忙選的時候,也沒有給定條件,大家也都是憑感覺。
工作匯報時,最常寫的是“2017年x月x日工作匯報”,沒有為它確定一個主題。在每一個工作項,也是羅列現象,然后給出一個結果,不明確也不簡單,在利益方面的匯報也不給力。
【A2】以后怎么用。
1、新媒體選題。
根據ABCD的幾個方面寫出不同角度的主題,從三個關鍵詞角度進行主題的包裝,在用三個關鍵詞做成選題矩陣,自己選擇。
請別人幫忙參考時,也用矩陣的形式,請人打分,更科學。
2、工作匯報。
為每一次的工作匯報擬定一個主題,并且進行包裝,讓領導在很短時間內就能知道這一周我這個部分的工作狀況。
再在每一個分支采用同樣的方法,層層細化。
3、溝通交流。
利用這個矩陣,衡量自己的說話方式和主題,確定是否傳達到位,并且能否通過這樣的說話方式達到目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