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你抬頭只看到了月亮~
你敢追尋自己內心的選擇嗎?
阿伯拉罕
性格靦腆,對人和氣,很有才能,他是靠一筆獎學金入學的,在五年學習期間,任何一種獎金只要他有機會申請就絕對沒有旁人的份。他先當了住院內科醫生,后來又當了住院外科醫生。沒有人不承認他的才華過人。最后他被選進領導機構中,他的前程已經有了可靠的保證。按照世情的推論,他在自己這門事業上肯定會飛黃騰達、名利雙收的~
(這樣的一個人卻給醫院遞了一份辭呈……從此退出了與光鮮亮麗有關的一切,從人們的記憶里消失了~)
“別人愛怎么想就怎么想,我才不在乎呢。做出這件事來的不是我,是我身體里一種遠比我自己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
“你從來沒有后悔過嗎?”
“從來沒有。一分鐘也沒有后悔過。我掙的錢剛夠維持生活,但是我感到心滿意足。我什么要求也沒有,只希望這樣活著下去,一直到我死。我生活得非常好。”
毛姆:一個人因為看到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義,只經過半小時的考慮就甘愿拋棄一生的事業前途,這需要很強的個性。貿然走出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個性就更多了。
我很懷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么義務,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故事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
原本是位成功的證劵經紀人,人屆中年后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并最終選擇棄絕文明世界,遠遁到南太平洋與世隔絕的塔西提島,在那里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創作出一幅又一幅另后世震驚的藝術杰作(可惜的是他生前所有的畫不能為大眾賞析~)。
(談談思特里克蘭德的棄家出走,他有一個招人喜愛的太太,兒子、女兒規矩可愛,當時他已經四十歲,他拋棄了所有,他的妻子是沒有收入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畫畫)
他的妻子這么說:“我們結婚十七年了,我做夢也沒想到查理斯是這樣一個人,會迷上什么人。我們相處得一直很好。當然了,我有許多興趣愛好與他不同。”
他只留給妻子這樣一封信,從此便一去不返,死后也沒回來……
親愛的阿美:
? ? ? 我想你會發現家中一切都已安排好。你囑咐安妮的事我都已轉告她。你同孩子到家以后晚飯會給你們準備好。我將不能迎接你們了。我已決心同你分局另過,明晨我就去巴黎。這封信信我等到巴黎后再發出。我不回來了。我的決定不能更改了。
? ? ? ? ? ? ? ? ? ? ? ? ? ? ? ? ? ? ? 永遠是你的,
? ? ? ? ? ? ? ? ? ? ? ? ? ? ?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
他的太太托人到巴黎找他,是如此囑咐委托人的~
“我要他回來。如果他回來了,我可以既往不咎。不管怎么說,我們已經是十七年的夫妻了。我不是一個心胸狹小的女人。過去我一直蒙在鼓里,只要我不知道,我也就不會介意這件事。他應該知道這種迷戀是長不了的。如果他現在就回來,事情很容易彌補過去,誰也發現不了。”
“告訴他,他的家在召喚他回來。家里什么都同過去一樣,但是也同過去不一樣了。沒有他我無法生活下去,我寧可殺死自己。同他談談往事,談談我們共同的經歷。如果孩子們問起來,我該對他們說什么呢?他的屋子還同他走的時候一模一樣。他的屋子在等著他呢。我們都在等著他呢。”
委托人見到查理斯后:
“我已經養活她十七年了。為什么她不能換樣,自己養活自己呢?”
“你的孩子呢?”
“他們已經過了不少年舒服的日子了。大多數的孩子都沒有享過這么大的福。再說,總有人養活他們。必要的時候,麥克安德魯夫婦(麥克安德魯查理斯的連襟)可以供他們上學的。”
“所有的人都討厭你、鄙視你,這對你一點兒都無所謂嗎?”
“無所謂。”
“為什么阿美不重新嫁人呢?她年紀并不老,也還有吸引人的地方。我還可以推薦一下:她是個賢妻。如果她想同我離婚,我完全可以給她制造她需要的借口。”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告訴阿美,到這兒來找我是沒有用的。反正我要搬家了,她是不會找到的。”
“我的看法是,她擺脫開你未嘗不是件好事。”
“我的看法是,她擺脫開你未嘗不是件好事。”
“親愛的朋友,我就希望你能夠叫他看清這一點。可惜女人都是沒有腦子的。”
回來以后,他的妻子
“只要他是同一個女人跑掉的,我總認為他還有回來的可能。我不相信這類事能鬧出什么名堂來的。不出三個月他對她,就會討厭死了。但是如果他不是因為戀愛跑掉的,一切都完了。”
查理斯的太太絕望了,因為查理斯是因為自己的理想離開的,如果他是因為一個女人離開的,就還有希望,因為后者可以是個對手,而前者是無能為力的~
施特略夫唯一一個看出查理斯將會成為最偉大的畫家的一個人,他欣賞人才,唯一一個把查理斯當朋友的人~
可是查理斯奪了施特略夫的老婆,他老婆最后自殺~施特略夫最后絕望而回了自己的家鄉~
使思特里克蘭德著了迷的是一種創作欲,他熱切地想創造出美來。這種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寧靜。逼著他東奔西走。他好像是一個終生跋涉的朝圣者,永遠思慕著一塊圣地。盤踞在他心頭的魔鬼對他毫無憐憫之情。世上有些人渴望尋獲真理,他們的要求非常強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是叫他們把生活的基礎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思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不過他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
這是布呂諾船長對查理斯的評價~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經過多年浪跡最后流落到的地方正是塔西提,在這他創造出使他永遠名垂畫史的畫幅。在這里,他在自己周圍處處可以看到為使自己的靈感開花結果不可或缺的事物。
他晚年的圖畫至少告訴了我們他終生追尋的是什么,讓我們的幻想走入了一個新鮮的、奇異的境界。仿佛是,思特里克蘭德的精神一直脫離了他的軀體到處漫游,到處尋找寄宿,最后,在這個遙遠的土地上,終于進入了一個軀殼。用一句陳腐的話說,他在這里可謂“得其所哉”。
毛姆的文字讓人仿佛看到了那一幅幅震驚世界的畫,無論誰看到這的是時候都會心生漣漪……
他凝視著墻上的繪畫。心中激蕩著無法控制的感情。他心中出現了一種既無法理解、又不能分析的感情。如果能這樣比較的話。或許一個人看到開天辟地之初就是懷著這種欣喜而又畏服的感覺的。這副畫有壓人的氣勢,他既是肉欲的,又充滿無限熱情。與此同時它又含著某種令人恐懼的成分,叫人看著心驚肉跳。繪制這幅巨作的人已經深入到大自然的隱秘中,探索到某種既美麗、又可怕的秘密。這個人知道了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物。他畫出來的是某種原始的、令人震駭的東西,是不屬于人世塵寰的。
“上帝啊,這是天才”
這是庫特拉斯醫生對查理斯最后一幅作品的評價,這也是對查理斯所有作品最好的評價~
作者用文字讓讀者看到了查理斯的畫有多么美的不可收拾……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的一生與他自己而言很成功,他不惜一切代價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且他被后人稱為天才,于他自己所追求的而言,這一生無憾……
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他抬頭只看到了月亮,這句話用來形容查理斯的一生再恰當不過~
但他不是一個好丈夫,不是一個好父親,他沒有擔起自己該承擔的丈夫、父親的責任~
不過他留給他的妻子一個天才丈夫,他的子女一個天才父親~
這也許就是上帝對天才的妒意,上帝不舍得讓任何一個人完美~
在對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所有的贊頌和詆毀里,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具有天才~
毛姆說:藝術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藝術家的個性,如果藝術家賦有獨特的性格,盡管他有一千個缺點,我也可以原諒~
上帝的磨盤轉動的很慢,但是卻磨的很細~
(不得不贊賞毛姆的文筆,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剖析人的內心世界,他的筆鋒像一把解剖的刀,能夠挖掘出隱藏在人們心底深處的思想活動。如果說《月亮與六便士》發表后將近一百年,至今仍然具有極大的魅力,那不是由于毛姆采用的原型――高更如何偉大,而是由于毛姆的生花妙筆創作出一個不朽的花家。
傅惟慈先生的序寫的也超贊~)
以上大部分都是摘抄自原文,個人觀點甚少,很驚訝于這樣的妙筆,所以摘抄供喜愛月亮與六便士的朋友共享~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