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今天的討論流程:第一步:介紹教學方法(秀媛介紹——“孩子,讓我認識你”給孩子寫信故事)。第二步:我們作為旁聽者對秀媛的教育實施過程提出許多事實性問題,秀媛一一解答。第三步:秀媛退出評論圈,大家對她的教育方法進行評論。第四步:秀媛小結自己的教育方法。聶老師穿插心理學理論進行引導。
? ? ? ? ? 當語文遇上心理學,不僅僅是純粹的語文教學與心理學相結合,擔任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的我們,班級管理工作中同樣處處隱含著心理學。組長秀媛分享了她接手新班的教育方法,給班上的每個孩子寫信,通過書信,去認識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建立彼此的聯系。秀媛是個很謙虛的老師,一直強調這是自己隨心的想法,還算是有效果。其實工作中,我們真正去付出,走心地去對待,靜待花開,當重新回顧這個過程,一定是感動的。
? ? ? ? 當秀媛說到接手新的班級,狀況百出時,當這個班級,被科任老師各種詬病的時候。這一刻,我突然想到現在帶的這班小粒子,從一年級一路帶到三年級,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見證他們成長的喜悅,如果某一天,因為特殊情況,我無法再繼續帶他們走下去,當我把他們交給新的班主任的時候。他們將會有一個怎樣的狀況?如果他們不再是我理想中的樣子,無疑,我心里會很難過。坐在邊上的佳佳忍不住濕了眼眶,她曾經引以為傲的孩子們由于勤換班主任,出現那樣的局面,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樣都沒事,但從他人口中聽到不好的評價,自然會難受,幸好遇到了像秀媛這樣有愛心耐心還很有方法的新班主任。
? ? ? ? 那一秒,我同樣感覺到鼻子一酸。聶老師說到,分離總會有的。那就把當下做到最好,如果真有分開的那一天,我希望我可以不留遺憾,希望他們不用面對頻繁更換班主任的困境,希望他們會快速適應環境。秀媛面對這些孩子,還能堅持心平氣和地寫信,也許,當秀媛成為他們班主任那一天起,就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班主任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其中的責任感自己親身體會就知道。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育人工作,與后進生、困難生接觸較多,我們不能埋怨他們難教。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句話: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像醫生埋怨患者的病難治一樣。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癥的過程中提高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難管的孩子幫助了我們,幫我們提高了教育水平。當然我們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這是互助的。當我們的學生在我們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進步,當我們被學生簇擁著快樂的談笑,當學生把我們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由衷地告訴我們:“孩子最喜歡的是你,最信服的也是你……”,那快樂是打心底滋生的,覺得再大的倦怠都煙消云散,最能體嘗到教師職業的崇高和幸福,所以,當秀媛說她老公都被她感動了,主動承擔家務讓她有時間寫信時,我相信那時的她是無比幸福的。一個班級有那么多個性迥異的學生,要想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里,取得每一個學生的信任,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更多的是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
? ? ? ? 聶老師通過這樣的流程讓我們客觀冷靜地以旁觀者的姿態考量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穿插心理學的依據。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語文結合心理學的一個教育管理案例通過討論就成型了,這或許比聶老師直接告訴我們第一怎么做第二怎么做,來得更形象更直觀。做個有心人,像秀媛一樣去關注去行動,念念不忘,必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