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之旅,
壯志男兒,
正氣和膽識鑄就巍巍長城,
無論在戰火紛飛的日子,
還是和平籠罩的歲月,
是你們,
讓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靜地生活著,
有了你們,我們的生活沒有畏懼。
太陽一樣輝煌,
高山一樣的偉岸,
海一樣的博大,
和鐵一樣的剛強。
這是歌頌戰士的詩篇,剛強、堅毅、不屈不撓是他們的品格,就像瑜伽中的戰士一樣,根基深扎于地下,指尖相觸于云中。
瑜伽中的戰士有三種,今天我們先看戰士一式。
典故:達剎曾經舉行過一次盛大的祭典,但她沒有邀請她的女兒薩蒂和她的丈夫-----濕婆,盡管如此,薩蒂還是參加了這次祭典,卻遭到巨大的侮辱,受辱的薩蒂投身火海而死。聽說了這一切的濕婆被徹底的激怒了,他拔下一根頭發扔在地上,變成強壯的武士維拉巴德納。濕婆命令維拉巴德納率領大軍打敗達剎,維拉巴德納的大軍如一陣旋風般得出現在達剎的祭典上,搗毀祭典,轟走眾神和祭司,然后砍下了達剎的頭。濕婆自己懷著喪妻之痛到岡仁波齊隱居,陷入深深的冥想之中。隨后薩蒂以烏瑪之名在喜馬拉雅一戶人家重生。她再次贏得了濕婆的心,這個故事被記載于迦梨陀娑偉大的史詩《戰神重生》中。
戰士第一式主要是為了紀念由濕婆的頭發生成的強壯英雄。
戰一的動作:雙腳分開約自己一條腿長,后方腳尖外展,前腿屈膝,后腿伸直,手臂上舉。
戰一的功效:運動和拉伸雙臂,消脂纖臂。擴展胸部,增加肺部功能,改善呼吸系統。能有效減少髖部多余脂肪,增加身體平衡,提高注意力。還能強健雙腿,使雙腿變纖長,更有力量。消除下背部及肩部的肌肉緊張,糾正骨盤前傾。
要點:
1. 軀干、髖部和骨盆
前面的髖部后推,后面的髖部前推,兩邊的胯部處于同一水平高度,讓骨盆優找到正確的位置。小腹內收,在抬高胸膛的同時往上收。尾骨下指,骶骨前推。當肩胛骨壓向后背并且向下拉的時候讓胸骨有力地向上抬高,使脊椎處于溫和的后彎狀態中。
2.大腿和腳
適當調整后面腳內扣的角度,拉長和展寬腳底的皮膚,然后再把腳掌放下來。膝蓋向前彎曲之前,膝蓋與第二腳趾同向,指向正前方。
前面的大腿平行地面,小腿垂直地面,膝蓋正在腳跟的上方。大腿內側從腹股溝向膝蓋伸展以克服膝蓋向內的傾向,使膝蓋正指前方。后方腿伸直,內側的小腿肚子向腳跟伸展,腳跟有力地下蹬。
3. 手掌、手臂和肩膀
兩臂向上伸展,保持肘部挺直。利用手臂向上伸展的力量向上抬高胸膛,斜方肌下沉同時鎖骨向兩側展開。當頭向后仰的時候,把注意力越來越多地移到胸骨的抬高和手臂的伸展上來。想象鎖骨上有一對眼睛,仿佛要讓這對眼睛去面對天花板。讓手臂的伸展在小手指的一側更強烈一點。利用手臂向上的伸展在軀干上制造盡可能多的空間。手臂的抬升使肋骨抬升。
注意:
練習本動作時需要配合腹式呼吸,切不可憋氣。
每次深呼吸5-10次,可換另一側重復該動作。
在離開姿勢之前向讓頭從后仰回來,再抬起身體。
禁忌:
心臟較弱的人不要練習這個體式,即使身體較強壯也不應該在這個體式上停留時間過長。
盡管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姿勢,也要在姿勢中保持平靜的頭腦,和放松均勻的呼吸。放松面部肌肉,不要咬緊牙齒。
艾楊格大師說過:“在面對焦慮或恐懼的時候,更勇敢和明智的選擇是放松,而不是握緊。”